庄子

老子假无为,庄子真逍遥

发布时间:2023/5/14 15:17:21   点击数:
图片来自网络

老子,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宗师级人物,历来常被人并称为“老庄”。虽然他们都是谈“道”,但在很多方面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整体上看《老子》一书是谈“治世”的政治哲学,而《庄子》讲的是“修身”的个体哲学。

二者看似都在追求“无为”,却大相径庭。老子是以无为求有为,庄子是以无为求无为。老子的无为是假装无为,以达到有为的目的。这是手段,是权谋。

老子有一个基本的思维模式,就是“正言若反”,什么东西都反着说。是有其目的性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你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把它抬举起来,想要夺取它,你就先给它。所谓:以退为进,后发制人。他目的还是要“进”。“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还是要争。

图片来自网络

而庄子是不谈这些阴谋谋略的,他只注重个体的感悟、生命的体验。庄子充满了生命的智慧、灵气,很强的美学气质。所以他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东西有重大影响。书中很多小故事或者对话,最终都指向道、无为、空、自然、自由自在、逍遥。

图片来自网络

庄子的朋友惠施说,魏王送给他一个大葫芦种子,把它种起来,结出的果实非常之大,用它去盛水吧,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感觉它没什么用,就把它砸烂了……。庄子说道,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做一个小船,去浮游于江湖之上呢。他想到的仍是“逍遥”。

《老子》给人的感觉是干巴巴、冷峻的逻辑,庄子给人的却是有温度、有色彩的情感。庄子是真的“隐士”哲学,而老子所谓的“隐”,所谓的“无为”,是一种思维,是说给统治阶层的,告诉他们怎么用这种手段来治理天下,并且用逻辑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应该这样。他不是真的想“无为”,而是要大有所为。“为无为,则无不为矣”。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所说的“道”是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也可以笼统地理解为“自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就是人法自然。不过老子强调的是,使民归于自然,而变得好管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他是反智的。

图片来自网络

而庄子是真正注重个体生命要领悟的自然。他的妻子去世了,好朋友来看他,只见庄子“箕裾鼓盆而歌”,就是很放荡不礼貌地敲着盆唱歌。朋友就说他,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妻子跟着你,一辈子受苦受穷,没享什么福,现在去世了,你却毫无悲痛之情。

庄子答说,我刚开始是流泪来着,可转念一想,有什么可难过的呢,我们人原本是没有的,无影无形于天地之间,不知如何变成肉身,有了生命,最终又回归于天地,回归于无。这不是像四季一样正常的事吗?又有什么值得悲苦的。

图片来自网络

庄子向往的是无拘无束,他是可以“有为”的,有人找他去做官,但他没有,他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水里摇着尾巴。庄子真正明白,在人最宝贵的生命里,最有价值的在于自由,在于逍遥游。

我们虽然在谈论他们有区别,但并不存在境界高低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老子、庄子,都是了不起的哲学家,不管治世还是修身,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无穷的养分。正是众多璀璨的人物,众多光辉的思想,造就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应当了解他们、学习他们、利用起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51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