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苏轼在庄子墓说人都死了留墓干啥

发布时间:2023/4/20 11:58:51   点击数:

《逍遥台》苏轼

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

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

逍遥台是庄子祠堂的建筑之一,因《庄子》开篇即是逍遥游为名。庄子祠堂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县城北漆园办事处,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年),苏轼为新建好的祠堂作的不只这首七绝,还有一篇半为叙事半为辩论的《庄子祠堂记》。

刘伶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他喜欢喝酒,是庄子的粉丝,他写的有一篇《酒德颂》,很明显可以看出他是老庄学派的。

《晋书·刘伶传》记载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亦有记载。

苏轼在庄子墓说的岂伊忘死未忘骸。他真不是说说而已,人都死了还在乎尸体怎么处理吗?他不在乎,年他在《狱中寄子由》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我死之后,随便找一处青山都可以把我埋了。只是我不放心你,怕你在夜雨时候一个人伤心难过。

终归是,忘死容易忘情难。

年,苏轼由定洲(今河北省保定市附近)南迁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苏辙出任汝州(今平顶山市汝州市),聚少离多的兄弟俩终于在路上相会了,他们觉得郏县莲花山不错,有点像眉山老家。“等咱们死了就埋这吧?”“好啊好啊。”

年苏轼去世,埋在了莲花山。年苏辙去世,也埋在了莲花山,称“二苏坟”。

他们的爸爸苏洵本埋于四川眉山。年冬,元代郏县县长杨允到苏坟拜谒,说“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于是将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

想来县长杨允是个很浪漫的人啊,他觉得眉山离平顶山太远了,做了鬼成了灵的苏轼苏辙和老爸苏洵之间的探望太辛苦,还是请苏洵的衣冠冢来平顶山吧,这样他们就可以长长久久在一起了。

我是年去拜谒的三苏坟,那里亭台楼阁雕梁画壁,有广庆寺,有以东坡命名的湖,有大片大片的松柏和大片大片的修竹。

《三苏坟》迷苏

寂寞园林四季风,借车晚辈问村行。

为免伤神晴至此,也悲难许一炉青。

一放上我写的句子,差距就出来了。我拜谒苏轼墓是小学生瞻仰先贤;苏轼题庄子墓是伟大的灵魂遥相致意。

过于优秀的人格从不轻易崇拜谁,人家那是欣赏,是恒星与恒星的交相辉映。

昔言犹在耳,屈指已千年。距今两千年的庄子墓和距今一千年的三苏坟都几经战火,又几经重修;修陵建墓确实已经和主人公没什么关系,不过是一代代后人薪火相传都想留住的一点念想。

皓首穷经,方知圣贤难做。

沧海桑田,尚有诗魂不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5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