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庄子学习感悟内化于心圆融于事
不管以什么名义,毁灭个性的做法就是专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诗歌开满朝颜的晚秋,我可以卸掉一身倦怠,独自踏上旅途。趁晚秋未晚,我伴疏雨,轻车铁轨,我临窗静候,看车窗物景移变,幻出迷离异芒,织成一道道流光,弹落我心蒙蒙咸埃……唯有静候。晚秋。疏雨。入梦而来。
前言9月30日-10月8日,延续近三年的皓然讲《庄子》活动,在全真祖庭昆嵛山西麓的昆仑山庄完美“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烟台皓然圣贤文化研究院的部分学员参加了学习。皓然以其三十年之证悟,跨越两千年的时空与庄子展开对话,为我们呈现了《庄子》之大美,把《庄子》深邃的意蕴深入浅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感恩皓然老师!通过八天的学习,以前感觉如此遥远陌生的庄子,活泼地、轻盈地走近了我们;以前如此晦涩难懂的《庄子》,变得意趣盎然。整个过程中每一名学员都收获巨大,体会深刻,感受颇多,都认真地书写了学习感悟,达到明理、省己、精进的目的。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部分学员的感悟,以飧读者。今天推出的是才女墨弦的学习感悟——
内化于心圆融于事"十一"八天假期,一半时间陪老人过中秋节,一半时间来昆仑山庄听老师讲《庄子》。和家人在一起,是亲情的欢乐;和同学们在山庄一起上课练功,是同修的欢喜。5号开始听老师讲《庄子》,老师已经讲了前四篇,看同修们写的诸多感悟,常常很触动心弦,所以更加珍惜听老师讲课的美好机缘。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三天来山庄学习的几点感触:1.为《庄子》的博大精深而倾倒和震撼。老师这次讲《庄子》,虽然只有机缘听了《渔父》、《列御寇》、《天下》三篇,心里已经很知福惜福了,也为年前庄子的智慧深深折服。《渔父》中"人有八疵,事有四患",庄子把人性分析得如此透彻,不由得自省震颤。在生命之旅中,我们是否在"疾走不休,绝力而死"的路上呢?是否明白"处阴以休影,处静以休迹"?孔子问道的"何为真?"自己能做到几分?"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们所理解的精诚又能合道几分?《列御寇》中九征观人之忠、敬、能、知、信、仁、节、侧、色,不由得联想到诸葛亮"醉之以酒菜观其性"也不过缘此一点皮毛。更感慨于庄子"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齊送"之大美境界。《天下》中对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民的分类解释,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解读,对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独生不歌死不服"的分析,对惠子"犬可以为羊"、"孤驹未尝有母"的善辩透析。更有对关尹和老子"以懦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深层阐述。只这三篇杂文,先不说自己看到了多少生僻字词,体会了多少全新境界,如同窥斑见豹,落叶知秋,不由深深赞叹庄子对人性,对社会,对天地万物的通达,才深深地感慨,如果没有老师的神奇解读,自己不会读也读不懂这几篇《庄子》,也不会知道庄子文字之隽永和犀利。也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三十年修学证悟之后为什么选择首先开讲的就是《庄子》,为什么老师会把庄子当做自己的情人,一直深深地陪伴在心中,在清风明月中,在四季流转中,在夏阳冬雪中与庄子默默相伴。2.学习《庄子》,更好地把圣贤经典内化于心。5号来山庄,一下车就感受到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仿佛世外桃源,远离喧嚣闹市。自小在军营中长大,对军营般的昆仑山庄格外亲切,九岁到十一岁爸爸就在烟威警备区十三团任副团长,十三团的团部就在牟平解甲庄,所以对牟平和昆仑山庄都有着特殊而又熟悉的感情。昆仑山庄从正月初九的研究院成立研讨会,初春樱花盛开的讲经活动,初夏"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杏坛背经辩经比赛,到这次老师圆满完成《庄子》讲课活动。只能感慨与昆仑山庄的机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陶渊明那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最能表达心境了。5号那天,最先见到的就是班长和毛毛姐一对神仙眷侣,和我哥哥嫂子同岁,亲切又开心。聊了几句,知道班长和毛毛姐为了同学们每天的一日三餐,竟然无法听老师讲《庄子》,心里很为他们遗憾又无能为力,于是心有挂碍。这几天,每天看着班长和毛毛姐忙碌着,心里慢慢化解了许多。每天一边听老师讲《庄子》,也在不断思考几个问题。我们学习圣贤文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连续学习几天《庄子》的收获又是什么呢?心里慢慢有了答案,其实都在于经典能够内化于心,圆融于事。达摩祖师说过"要在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不着于文字相,不死于理悟,而是真正落实到做人做事上。看看班长和毛毛姐就是一直在事上修,像我们听《庄子》的理论收获一样大啊,同时也带给同学们更多的触动。慢慢地也就心无挂碍了!
3.感受老师的圆融不二。第一次听老师讲课是去年的春天,对老师是初相识,后来听老师讲《六祖坛经》,讲阳明心学,到今年春天研究院成立至今,对老师的认识一点点加深。但是,如果让我来形容一下老师的性情,自己竟然无法说出来,感觉老师言谈举止,做人处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做着合适的事情,圆融不二。讲《庄子》时声如洪钟,气势磅礴,一连三四个小时不知疲惫,嬉笑怒骂皆是在庄子境界中,是老师的样子;融入大自然中,又完全是老顽童,一颗大葱,一个苹果都露出孩童般的笑容,是童真的样子;该慈悲时慈悲;该严厉时严厉;该温和时温和,该幽默时幽默。只能用圆融来形容了!4.练功时的感受很舒服。我是属于身体觉受很少的,一定是法执我执深厚的人。晚上练功时,练习抻气时,身心都很投入也很舒服,听着音乐唱到那句"走在佛陀走过的路",眼泪刷的涌了出来,自然流淌了很长时间。我想就是老师说过的,内心清明,想要回家的感动,无法自控的泪流,是欢喜没有悲伤的泪水。早晨在枝繁叶茂的五颗杏树下练功,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晨曦在树叶中穿梭闪烁,听着不知名的鸟儿在耳畔鸣叫,清脆动人。秋虫低吟,飞鸟高鸣,清风习习杏树下。真是人间至美至真的清凉世界,会想到几世的轮转福报,能有这杏树下的修炼时光啊?5.走在回家的路上。6号那晚有很好的月光,月亮又大又圆。每每中秋节前后的月圆之夜,都会想到南师。"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最好的境界,南师就是年八月十四仙逝的。五年的时光过去了,自己精进了多少?自觉了多少?理悟了多少?身证了多少?南师说过的满嘴佛话,满脸佛相,满身佛气之人最为可悲。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做着什么?上次和丛阿姨、于大叔的儿子于博士聊起南师,感慨南师的离世,令多少人无所适从?也聊起我们大家能够在烟台这个海滨城市,遇到皓然老师,让我们就在自己的身边,眼睛能够看得到,耳朵能够听得到,真切触摸和感受到一位明师指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遇到皓然老师,为我们解读儒释道很多圣贤经典文字,传授我们回归大道的方法,引领我们性命双修,合道修行,带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家的路上有你,有我,我们都是有缘人,今生都是重逢。感恩皓然老师!感恩同修们!相关阅读:
皓然《庄子》讲经活动在烟台昆嵛山圆满收官
磅礴一曲南华经尽情徜徉真道中
万物皆有逝,唯精神永存
——皓然解读《庄子》上
——皓然解读《庄子》中
——皓然解读《庄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