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庄子综论韩残沙国学著作
庄子下山图
出入六合通虚无为临幽气集疏欲神安寂寞不言清净长存神人所居恬淡自然
天道玄门象外乾坤行之有道渊默达明心魂素洁转精为气化气为神垂拱修德
变时念正流光照夜长视幽明动静调通开塞命门升阳守虚久无思虑抱珠怀玉
一叶藏真知会灵根
(上文为残沙以诗经体即兴自撰的道家修真诗文)
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无所来亦无所去空寂幽明象入一真此乃本图之意境也
岁在壬辰年之夏西山残沙又记
残沙私印“密形”“龙纹”之上残沙
《庄子综论》
(韩残沙国学著作)
第一章我眼中的庄子
庄子是中国的文艺之神,受到他思想影响的后世文学艺术巨匠有很多:陶渊明、阮籍、嵇康、李白、苏轼、曹雪芹等,当然庄子思想远远不止影响了文艺、还深刻影响到武术、禅宗、哲学等诸多方面,因此他也就不仅仅是中国文艺之神的化身。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生宋国睢阳蒙县,南华真人是也(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周曾经是蒙县一个漆园的小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他的学问无所不窥.....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这与佛陀之“无所住而生其心”异曲同工,从这方面讲,他的知见深刻程度要胜于老子的无为而为。后人说庄子承继了老子的思想,实际上是非常有待商榷的。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曾言:对于名的向往,即便是圣人也是难以超脱的。实际上如果不能超脱名的束缚,那还算圣人吗?这样看来,庄子是超越圣人之神人了。
据记载,“楚威王曾经听说庄子贤能,想用丰厚的钱财邀请他为相,庄子却笑着对派来的使者说:“千金,太丰厚的利诱;卿相,高不可攀的令人羡慕的官位。你却看不见祭祀用的牛吗?饲养它数年,让它吃好喝好,为了是让它去做祭祀。到了那个时候,再想自在,又怎么可能了?你赶紧滚,别脏了我。我宁可悠然自在于茅草屋中,也不被国家王侯什么的所束缚,终身不做官,陶然自乐。”庄子如同许由一样(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薄王业而不为”。)
庄子在与朋友惠子的交往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一件事:“惠子做梁的相,庄子要去看望一下这位好朋友。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您。”于是惠子很慌恐,派人在都城中搜了三天三夜。庄子却来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鹓雏,你听说过吗?这鹓雏从南海飞到北海,不见梧桐不休息,不是果实的精华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空中飞过。猫头鹰抬头忙发出恐吓之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雏,鹓雏是怎样一种鸟呢?它是类似凤凰一类的鸟,“从南海飞到北海,不见梧桐不休息,不是果实的精华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庄子志迈高洁,悠然于六合之外,幽观世间、冷寂而逍遥。同时也孤独清寒,在为数不多的朋友当中,竟然还有像惠子一样以小人之心度神人的朋友。悲哉,庄子!他好意去看望朋友,却被朋友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却仍然去拜见好友并给予启示。由此可见,庄子的眼界和心胸,可谓“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与天地万物化而为一,游乎九洲、大忘无我矣!惠子与庄子相比,无论从气格还是思想的深刻程度相差甚远啊。
在《庄子-德充符》中,有个故事说:卫国有个相貌丑陋的人,叫做哀骀它。男人与他相处,会思慕他而不肯离去。女人见了他,便向父母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宁可做他的妾。这样的女人有十几个,并且还在增加之中。”
庄子推崇的是内在精神的完满充盈,而放弃形骸以及相关联的约束和影响,世间之“生死存亡、毁誉贤不肖、福禄寿夭、饥渴寒暖”等外在的因素,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变化,不能扰乱本心的清净安详。也就是说,庄子的境界,早已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诱惑和束缚,他是世间稀有的大智者,也是因为“大声不入里耳”而无奈孤独寂寞者。而他的寂寞孤独与无奈,也只是旁人的主观臆断,对于他而言,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