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解密逍遥游那些ldquo大动物
引言:
倘若读懂了庄子,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庄子其文虽汪洋恣意,奔放不羁。但在点点滴滴的行文中,无不透露出这位先秦文化巨人的非凡智慧与人生的抱负。
他一生虽未正式出将入相,但从本文中你就能明显感受到道家的那逍遥洒脱之风与其精辟、大气的王道思想。看过《庄子?逍遥游》的朋友或许和我一样都会问:庄子逍遥游中的那个大鹏鸟、那个鲲存不存在?那个鲲会不会是古代的一种鲸鱼?那个大鹏鸟会不是一种一种远古的巨型老鹰?
其实读到此处不是让人们去考证里头的动物有没有?即使被考证出来了那意义也不大!因为庄子的思想内核不是在这里,他其实是通过借这些庞然大物和一些小动物阐述他的几个观点:
一、生命“物化”之论“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该句话暗指不但动物会变化,人也会变化,特别是后者——从心性、智慧及身体三方面都会变化。在心性、智慧上,人从童年的天真烂漫,到成年的稳重厚实,再到中老年的老成智慧;身体上,从儿童的纯阳稚嫩、少年的朝气蓬勃、中青年的强壮有力,最后老年、暮年的慢慢衰颓和凋零——这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较为漫长而又残酷的生物衰老的变化过程。
就人类自身体内的变化更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衰亡和更新中,但总的趋势是自我消亡②。即便如此,我们仍旧应该以一种辩证而有积极的时空观去看待自身的这些变化。
在某个阶段人的变化会令人惊喜和憧憬。比如遇到一个修得很好的人,他的身心、容颜和言行都会随之明显改变——他看起来明显要比同龄人年轻、精神旺盛、富有见解等等。而稍微喜欢拍照的好友可能就有这样深刻的体会:3~5年前和3~5年后的个人照片对比差别还是很大的,若是把这个过程延长10年~20年则会更加明显,有些人甚至会惊讶道:“这还是我吗”?或是发出“你能认得出吗”的由衷感叹。
上面说的是修道之人,但若是对于世间的人们,这个过程一般是加速而非延迟性的。比如同学聚会,十来年不见,不少人彼此都快不认识了。若是二十年不见,不少人的脾气变了,模样更是不复当年。有些人性情、脾气不再是当年的坦荡、真诚和纯粹,相反变得古怪、固执、势利……甚至令人望而生畏和厌恶。但这些还是很次要的,因为最可惜的是,有些曾经的故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不管是何种缘分,这种情愫与贵贱、亲疏和远近无关,人与人之间的是见一面,少一面——人们除了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外别无他法,故青春时光的珍贵程度也就不言而喻——难怪庄子会在《庄子·知北游》中感叹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二、理想与见识的不同蜩(tiáo)③与学鸠④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段实在阐明世间、天地为人处世之道,有些人不能和他(她)谈论道,这并不是排外或是歧视。拿“夏虫不可语于冰”来说,这里也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世间的每个个体(包括动物)都有其自身的时空及个体局限性。比如,有的人很有智慧、很有魄力和才能,那么你或许可以去跟他谈论一些远大的理想抱负,甚至邀请其一起共创基业,或在修道的路上同道相成;
反之,则是不合适的,听的对象很可能(根本)不理解你的所言所悟,其也没有你高深的智慧和远大的理想,那么你跟对方谈得再多,对方也是难以接受、消化及实行的。所以这是为人处世,成就事业选择对象的一种智慧。
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此话的意思是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之人。这里的粮食暗指个人的知识、资财及德行储备。你要走多远,看你积累有多少。古人外出都要提前做好干粮,根据目的的远近来做不同量的调整。但现实中有很多人还没积极储备好自己的能力、德行及其他方面的条件,就要急着出去闯荡,干一番大事业。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成少敗多。
四、当量大小和雄心壮志从大鲲变成大鹏鸟,它从北冥一直飞到了南海,它为何要飞这么远,他飞到南海干什么?其实这样刨根究底意义不大,这里庄子要讲的是当量多少的问题,地上的一汪浅水,在里头放个杯子那是没问题的,但若是放一艘大船行吗?不行?同样,好比是乘飞机,你就可以借助飞机飞跃五湖四海,去见一些重要的人,做一些重要的事;若你是自行车,那么你就在当地小镇上转转就行了,不要跑太远。见个亲友、同学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若是去澳洲可以吗?答案你自己知道?
另外,“大鹏展翅”也是暗指一个人心怀远大的理想,想要远走他乡干出一番大事业,这样的志向他只会深藏心中,它要飞到哪里去是不会随便说的,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也没有说大鹏鸟飞那么远究竟要做什么。
五、乘(时)势及借助环境荀子曾在《治学》中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不愧为一代儒学宗师,他道出了千百年来那些大人物及君子们借助外部环境成就功业的重要性。
同样,大鹏鸟要向振翅高飞需要大风的助力。故《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另外,庄子讲:“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简言之,鲲需要大海来容纳,大鹏鸟需要天空来翱翔;反之,在小河里及其他狭仄的环境,鲲鹏还可以自由遨游飞翔?那肯定不行,所以庄子在这里指出了环境及选对环境的重要性。
在企业、单位及组织中,这就涉及到平台和位置的问题。你适不适合那个环境自己、或是你的领导同事应该是很清楚的。当然,企业、单位和领导能够成就你,你也成就企业、单位及领导,这是相互作用、影响的。若自身当量与你所处的位置、环境不匹配,那么你是很难在某个环境中真正有所成长和作为的,相反可能会起到不良的反作用。
撰文:道海寻真
配图、音频:源自搜狗、腾讯,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平台无关。限于笔者水平有限,个中难免有偏颇之处,故欢迎广大好道学子留言补充以补偏纠正。
—END—注:
①冥(míng):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又指传说中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一说为贝加尔湖。
②科学看点之《人体细胞自毁程序被发现,科学家欲控制该功能,延长人体寿命》摘文如下:
近期,有俄罗斯的专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人体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阻断细胞内部的自我毁灭程序进而阻止细胞凋亡。只要体内大部分细胞具有生命力,那么人体便会保持生命体征,即不会死亡。
在实验观察中,俄罗斯莫斯科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的体内细胞有着许多结构独特的基因组,某些特殊的基因组往往会携带着一段或者几段的自毁基因程序。当启动了“关闭”程序时,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到凋亡或者死亡。
通过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得出结论,在这场“细胞生命博弈战”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蛋白质小窝蛋白—1,它是细胞开始自我毁灭的重要开关。若能够有效地控制蛋白质小窝蛋白—1,那么便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胞的代谢,由此就可以控制人体的生命周期。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这是延长人体寿命的最有效的方法。
③蜩:古书上指蝉:~甲(蝉蜕)。世事~螗。又如:蜩沸(蝉鸣声、汤沸声。比喻喧哗纷乱到极点);蜩梁(蝉的别名);蜩范(蝉和蜂);蜩甲(蝉脱落的外壳);蜩蚬(蜩蝉。即蝉)
④学鸠:一种鸟类,又名斑鸠。体形较家鸽为小,以与鸽子相区别。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相当长,呈凸尾状;跗蹠短而强,趾长而狭,均适于行走奔驰。体羽大都为灰或褐色,无金属光泽;雌雄相似。
往期相关精彩回顾
◎春秋名贤季子有次拜访徐国国君,席间他的一把宝剑引起了徐君久久注目
◎伯乐不常有而千里马常有,这两个故事或许能为很多中小企业家提供不少珍贵的启发
◎读《孙子兵法》和《史记》:知李广大将之德,天下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之感叹、悲戚!
◎鬼谷子言剑道有三,那你是哪类?看懂了你的人生绝对大气磅礴
◎关羽义释眀公,义薄云天,终成无数人心中的武圣
温馨提示
遇见自己
武当琼台清微道院
“清微道院”是武当武术精英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我们致力于武当三丰太极文化的教学、传承和弘扬
联系我们
(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