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一个很浪漫洒脱的人,《庄子·齐物论》有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生时,就注定迈向死亡,而死亡,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在电影《阿凡达》中也说到:“我们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总有一天要归还。”我们人,作为一种高级的智慧生命,其实肉体只是一个工具,或者机器,在背后,有真正的主人。只是寄存于形躯,走动于天地间。这不是说我们的这个身体不重要,相反,要更加珍惜。毕竟没有这个肉体,我们怎么来寻找生命的本来?
通过庄子的诸多辩证言论,我们体悟到,不要局限于生死、大小等诸多二元对立中。我们要找的是超越生死,超越这副肉体,扶摇于九霄之上,根植于大地之下,找到无处不在的生命永恒本源。
其实科学界一直在找这样的一条路,人类想制造永动机就是一个证明,我们希望有一个永不枯竭的能源,无穷无尽。在这一点上,道家很早就提出长生不老的理念,盼望将这个肉体的机器打造成一个天地同寿的存在,其实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尝试。
我们无须苦苦寻觅,定要成为那虚无缥缈的仙人,但是庄子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有很大的提点作用,我们在繁忙之中,不要忘记放松的一面,时时觉察,体会无用的妙处。
庄子的逻辑,是真正的逻辑。他是根于本体的智慧,直接阐述道的智慧,直指人心。因为道本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最适以寓言来展开论述,所以我们在读庄子时,感觉他好似没有逻辑,如汪洋大海,不知所云。其实庄子很有逻辑!
我们读庄子,从内篇开始,有两篇代表作,一篇是逍遥游,还有一篇是齐物论。想必大家上学的时候都念过,是耳熟能祥的。外篇中,我很喜欢秋水和至乐篇,秋水中谈论了宇宙中大小的思辨。杂篇今天我们考证说不是庄子本人写的,但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今天我们摘取至乐中的一个故事: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我们看庄子多洒脱!自己老婆死了,他还在那唱歌,他是很有智慧的。他的朋友惠子来吊丧,本来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看到他的举动,忍不住劝他,说你的妻子跟你一辈子,没有辛劳也有苦劳,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情,这是不是太过了!庄子才开始解释,他说他刚开始也很伤心,但是观察人从生到死,本来什么都没有。我们想想,这个宇宙本没有我们,其实也就是照常运转。后来宇宙开始物化,经过一层层的物化,最终有了生命。这个宇宙有他的规则,时节自有春夏秋冬,人的生命也同万物一样,自然的都会有死亡。那么,重新回到了天地的怀抱,其实也不过如此!
via:本文由丝桐馆主课老师陈冠宇撰写
陈冠宇,年生于湖南。自小学习民族器乐,附中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制作专业,在就读期间开始学习古琴。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继续深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释、道二家有长足的研习与修行,跟随巫娜先生学习古琴后,更是深得琴道中的意趣,并立志以古琴之道统的承习为自己的努力方向。END
来源:巫娜古琴集雅家塾集·雅人雅事雅生活!欢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