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译见朱舒然论庄子的哲学翻译以齐物论

发布时间:2020/1/25 15:56:05   点击数:
本文转自: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庄子》的哲学翻译——以《齐物论》为例提要:《庄子》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哲学典籍。仅从文学、文化的视角翻译《庄子》难以完整体现其思想价值,应进一步探索以哲学翻译的方式呈现《庄子》,向英语世界展现其哲学精义。哲学典籍的英译具有其特殊性,译本应注重对哲学家思想和体系的精确阐述,因此以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指导翻译更为可取,即通过对存在争议字词的训诂考据来审慎确定词义,并全面综合历史上各个版本的注疏来解释其哲学含义。此外,亦可运用正文中插入解释性文字并与脚注、尾注相结合的标注方式,帮助读者通过译本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关键词:《庄子》、典籍英译、哲学翻译

引言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哲学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对于《庄子》哲学的英文翻译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在现有十种全译本和若干选译本中,从文学、文化交流、知识普及视角进行翻译的居多,注重呈现《庄子》哲学思想的寥寥无几。为更好地向世界推介中国古代哲学,译者应进一步以哲学视角翻译、研究《庄子》。

吐故纳新:《庄子》英译史

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时人皆尚游说,庄生独高尚其事,悠游自得,依老氏之旨,著书十馀万言,以逍遥自然无为齐物而已”(郭庆藩、王孝鱼:5),这段话很好地总结了庄子的性格,也概括了《庄子》一书的主旨。《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真经》,为庄子及其弟子所作,《淮南子》《吕氏春秋》和《史记》对其均有引用或提及。《庄子》年代久远、散佚严重,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各个版本基本都只有三十三篇,六万余字。然而《汉书·艺文志》录《庄子》著五十二篇,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记载其著书十万余言,也并未提及《庄子》有内、外、杂篇之分。《庄子》的删减和内外杂篇的分类一般被认为是晋人郭象的《庄子注》所为,也有学者认为是由著名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子于西汉晚期整理而成。《庄子》内篇七篇约成书于战国中期,学界一般认定为庄子所作;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大概成书于战国晚期,多被认为有掺杂门人及后人作品的可能。同为道家文本,比起《老子》在世界范围内的翻译和传播规模,《庄子》的译本数量和翻译研究可谓相形见绌,把《庄子》作为一种哲学文本进行翻译的更是寥寥无几。从《庄子》的第一个译本问世至今,《庄子》的英译本共出版了二十三种,其中全译本十种,选译本十三种。每个译本都各有特点,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译本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见表1:这些译本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版本。《庄子》第一个英译本《南华真经——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著作》(TheDivineClassicofNan-Hua:BeingtheWorksofChuangTsze,TaoistPhilosopher)于年在上海和伦敦同时出版,译者为巴尔福。剑桥大学汉学教授翟理斯于年出版了《庄子:神秘主义者、道德家和社会改革家》(ChuangTzu:Mystic,Moralist,andSocialReformer)一书。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理雅各所著的《庄子》一书,该译本除了文本内容的英译之外,还有长篇的前言和导论、各章的提要、详细的注释、八项附录和专有名词的索引,“是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全译本,后人的翻译大都能从他的译文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汪榕培、秦旭卿:36)。年,冯友兰的《庄子》(包含内篇七篇)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年在纽约再版,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重新出版。冯友兰译本的特殊之处在于对郭象《庄子注》的选译和评论,并且加入了译者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思考和研究。年,林语堂的《庄子,神秘主义者和幽默家》(Chuangtse,mysticandhumorist),译出了内篇中除《人间世》外的六篇,以及外、杂篇中的五篇,共十一篇,收录于其《中国与印度的智慧》(TheWisdomofChinaandIndia)一书中。年,华兹生出版《〈庄子〉选译》(Zhuangzi:BasicWritings),年又出版了《庄子》全译本(TheCompleteWorksofChuangTzu),此译本兼顾原文本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注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表述流畅、内容连贯、简明易懂,美国大学本科课程大多使用其译本作为《庄子》读本。年,国内学者汪榕培、秦旭卿出版了《庄子》的全译本。由于参考了最新的《庄子》研究成果,加上译者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出色的外语运用能力以及严谨的翻译态度,该译本质量很高,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好评。“但是由于没有在国外出版,因此在海外的普通读者中及汉学界的影响可能并不突出”(文军、甘霞:34)。年,芝加哥大学任博克教授出版了《庄子:重要著作及注疏选译》(Zhuangzi:TheEssentialWritingswithSelectionsfromTraditionalCommentaries)一书,此书的特点是不仅在文本中给出了脚注,还在整书末尾添加了详尽的尾注,尾注中引用郭象、成玄英、林希逸、释德清等历代学者对文本含义的解释与讨论,大大促进了读者的理解,被夏威夷大学知名教授安乐哲(R.Ames)称赞为极其出色的译本。

言不尽意:现有译本的视角及其不足

首先,笔者尝试对《庄子》现存译本的视角做一简要分类。固然,在古代典籍文史哲不分家的背景下,想要对译著的性质进行严格区分,不仅难以完成,也不必追求。然而,经过仔细研读和总结,可以发现,每种译本确有其风格特点和侧重方向。根据译本风格及侧重点,可将目前的23个《庄子》译本粗略划分为文学、文化与传播、哲学三个翻译视角。分类结果如下:1)文学翻译视角:Waley()、Watson(,)、Merton()、Mair()、Palmer()、Hinton()、HamillSeaton()、Correa()、汪榕培、秦旭卿()、蔡忠元();2)文化翻译或文化传播视角:Balfour()、Giles()、Legge()、deBaryetal.()、Ware()、Cleary()、Towler()、林语堂()、冯家福、English();3)哲学翻译视角:冯友兰()、陈荣捷()、Graham()、Ziporyn()。不难看出,在现有《庄子》译本中,从文学视角、文化交流或知识普及视角进行翻译的占绝大多数,注重对《庄子》哲学进行翻译的译本为数不多,仅有四种以文学视角翻译《庄子》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庄子》本身既是哲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把它当作文学文本进行翻译无可厚非;其次,《庄子》文本语言优美浪漫、极具特色,从文学视角进行翻译可充分展现其语言之美;第三,把《庄子》当作文学或文化传播类读物进行翻译降低了阅读难度,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最后,相比哲学文本,文学文本、文化交流类文本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有利于《庄子》的传播。然而,文学翻译的确可以体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句型结构等文学色彩,但却难以如实传达文本的哲学含义。《庄子》的内篇七篇是一个完整的构成,内篇中每一篇也都有其完整的架构和逻辑,因此《庄子》翻译绝不应仅仅流于表象或停留在欣赏言辞与想象力之美,而应通过哲学翻译的方式向英语世界展现先秦哲学的深度与魅力。哲学翻译的旨趣在于通过译本准确且系统地呈现文本的哲学思想或体系,实现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理论体系、思想内容在其他语言体系中的准确传播。哲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一样,是翻译研究的一个种类。哲学翻译的对象是哲学文本,哲学文本的特点决定了哲学翻译的方法论及实践独具特色。就以性质最为接近的文学翻译来对比,如果说文学翻译注重的是人类经验的艺术再现,那么哲学翻译则是要揭示人类经验的本质与真相;如果说文学翻译是用语言来传达某种共通的体验、以激发情感和认知的共鸣,那么哲学翻译则是要将一个特定语言系统中的哲学思想传介到另一个语言系统中,以展示对事物本质的不同理解(王懷聿:16)。目前,对于哲学翻译研究的著作仍然数量有限,翻译界与哲学界对于哲学翻译的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77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