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好书分享阅读迸发出教育智慧读朱永新的
初识朱永新先生源于前几年读过先生的著作《新教育》,他总结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吉祥三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后来又读了他的《致教师》,了解到每天清晨是城市最安静的时候,也是先生阅读和写作的固定时间。五点起床是影响他人生的一件大事,让他每天都比别人多拥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及思考。此次出版的“感悟”系列图书就来自朱永新先生凌晨五点的这段微博写作时间。这些“语录体”文字仿佛一束灯光,凝聚着语言的力度和思考的,照进我的心灵。下面是一些阅读感悟:
一、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史。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教好一本书,就必须至少读一百本与此有关或无关的书。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看一本书,就是在与一个人对话。所以木心说: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社交。书架添了罗素,家里就有了罗素。书架添了庄子,家里就有了庄子。书架添了胡适,家里就有了胡适。
每个职业也都有极理想的阅读书籍,读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会成为什么。书籍给我们开启一扇瞭望内心世界的窗,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门,成为我们突破工作瓶颈的一把钥匙。人的精神世界有阅读塑造。因为阅读使自己一颗浮躁的心,慢慢的沉静下来,慢慢养成了好的习惯,有人会说,现在事情这么多,哪有时间阅读,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说,因为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这句话道出了阅读和提升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因为阅读,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今天的工作,不少工作上的迷惑和烦恼,找到解决问题途径,获得了突破困境的灵感。因为阅读我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常生龙,杨君,强红瑞,杨晓辉等,大家互相交流读书的快乐,分享、互动交流的喜悦。所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和兴趣,选择一些能帮助自己成长的发展的书籍,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努力学会做的事情。
每个人的阅读史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形式永远相似。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有一些伴随着我们前行的书。儿童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这阶段如果多积累一些经典的材料(如《论语》等),就可以用经典去占领孩子的大脑了。一个经常阅读的人,心灵是丰盈与滋润的,人格是健康完美的;一个经常阅读的人,会有更清晰的人生目标,往往会更有克服困难的信念与力量;一个经常阅读的孩子,他的精神长相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不再寂寞。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书的生命是人激活的,是通过阅读“吻”醒的,所以书会报答给予他生命的人,帮助他更有智慧,更有情感,更有力量。每天三餐饭后、睡前,每次读书五分钟,合起来就是20分钟。每次读到字,一夜输到字,每天可以读十页,读完后再加回味,再想想收获和体会,把它写出来。睡前读几页书,伴着书香入睡,睡梦也带着甜蜜!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之后,时间也就跟着出现了。几年或十几年坚持,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收获读书的乐趣。过去的年,读了33本书,写了24篇读后感。如,李迪的《智慧应对班级棘手问题》,和善而坚定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读李镇西的《自己培养自己》,发掘一个卓越的自己。和市一小的张凤英老师一起,被“河南教师读书会”评为“年度优秀会员”。
二、美好的童年一定有好书相伴
俗谚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儿童智能的发展存在不同的敏感期或关键期,其中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出现在2岁左右,3岁半至4岁半会出现书写敏感期,而阅读敏感期则出现在4岁半至5岁半左右。儿童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这阶段如果多积累一些经典的材料(如论语等),就可以用经典去占领孩子的大脑了。一个经常阅读的人,心灵是丰盈与滋润的,人格是健康完美的;一个经常阅读的人,会更有更清晰的人生目标,往往会更有克服困难的信念与力量。
作者说,童年的种子,更容易扎根。对于孩子来说,早期的阅读是扎根在他们心灵深处的永恒记忆。童年中孕育着动物、植物、人物的美好形象,承载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尊重、友情、爱、善良,这些情感种子在幼儿阶段播撒下去,就有可能在日后长成参天大树,伴随其一生。
生活在一个阅读贫乏的环境当中的孩子,所掌握的语言也必然贫乏。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有20~30%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是听不懂课堂对话的,他们的语言技能达不到学校的要求。
一个经常阅读的孩子,他的精神长相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不再寂寞。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爱孩子,让我们就与孩子一起爱书,与孩子一起阅读。
阅读具有别样的意义,播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方素珍曾说:“给孩子读一本好书,就是为他播下了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会发芽开花,然后住进一个小精灵。播下的种子越多,住进来的小精灵就越多。”是的,阅读的书籍越多,打开的精神版图就越开阔,阅读者就越有机会拥有独立的判断和清醒的人生。
阅读14年,受用一辈子。作者叶圣陶先生说:“随时阅读的习惯,只有多读课外读物才能养成。”人生前14年坚持阅读,不仅读的东西会记住一辈子,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鼓励孩子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选书、淘书的乐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让书香成为家的味道。
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对一个家庭而言,每年拿出元来购书,元改变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但如果多了元的书呢?是否就会从家里散发出一种别样的芳香?正如作者所说,家有藏书,家最美。手头再紧也要买书,家里再小也要藏书,因为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难怪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也说,到谁家做客,屋里没有书,就好像走进了沙漠。也难怪韩国曾经发起了一个以书柜代替酒柜的运动。
河南名师韩素静在《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说:要设定“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营造家庭读书场。是的,什么都有场,读书也有读书的氛围和读书的场,在家中另外两个人都在认真阅读时,第三个人真的不好意思做其他事情。
在家庭中播下读书的种子。阅读好了,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楼越高,基础越需要牢固,教育大厦也不例外。
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地球的手。为人父母者,请拿起书本吧,让书丰盈自己的生命,润泽孩子的心灵。让书香从门缝里一躺出,让书香成为家庭的味道。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教师好读书,学生读好书。读书是最好的修行!
作者简介:杜彦阳,朱阳二中化学教师,“灵宝市初中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灵宝市首届“最美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从教19年来,养成了爱读书勤于反思的习惯,形成了自己专业成长“五个一”工程。读书心得先后四次在《灵宝教研》发表,也带动了同事和家人爱书、读书。多次在市初中化学教学研讨会上发言、作课。
投稿邮箱:
zmgj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白癜风会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