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读庄子师心自用

发布时间:2019/6/12 18:24:03   点击数:

原文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庄子·齐物论》)

①随:跟随。成心:指已经形成的想法,成见。师:动词,效法。②独: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且:副词,将。师:指效法的对象。③奚:为什么。代:更,变化。知代:懂得事物的变化。心自取:用自己的心加以取舍。之:指代“师”。④愚者:愚昧的人。与:通“举”。全都。⑤未成乎心:指没有“知代而心自取”,即心中没有形成清晰确切的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判断标准。是非:指是非的判断标准。⑥是:这。指代“未成乎心而有是非”。适:往,到……去。越:春秋时国名,都会稽(今绍兴),范围包括今浙江省大部和江苏、江西省部分地区,因距离中原地区遥远,又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所以经常被用以喻指遥远。昔至:昨天已经到达。⑦是:这。⑧虽:即使。神禹:神明的夏禹。⑨且:尚且。不能知:无法理解。⑩奈何: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

追随业已形成的主见,并把这种成见当作效法的对象,那么谁没有效法的对象呢?为什么必须了解事物变化的道理、然后拿自己内心里已有的观念相互印证,才会形成效法的对象呢?事实上,愚昧的人全都有自己效法的对象。还没有成见就已经存了是非的观念,这就好比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达。这就是把没有当作有。倘若把没有当作有,即使是有神明的夏禹再世,尚且无法理解,我又将怎么办呢?

读后感

庄子认为,人的“成心”是通过“知代而心自取”形成的。一旦形成,人们思考问题、看待外物、处理事情便都会依据“成心”作为标准。这便是师心自用。

“随”表示跟随义,强调行为的主体以消极被动的态度跟在引导者的后面。所谓“随其成心”,指人习惯于顺从成见,听任成见左右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主观上根本没有意识到成见的存在。

“随”的过程将形成人的偏执。于是人们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见解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于是凡是与自己想法不同的观点都是谬论,凡是与自己观点不符合的人都是坏人,必欲除之而后快。

“知代而心自取”形成的“成心”,尚且有自己的观察、分析和选择;愚者所师法的成心,则大致都是他人灌输的结果。愚者接受了既定的判断标准,便以为这标准是天然正确且牢不可破的。这种“以无有为有”的人往往无比强大,因为不必讲道理。

其实,假如没有足够的自省能力,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判断水平和价值选择,往往便会停留在生命的某个特定阶段。然后无论活多久,无论世界发生了如何深刻的变化,其人生理念、价值观都永远不变;更可怕的是,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同样是固化的。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实为特殊形态的僵尸。

普通人偏执、执拗、愚蠢地自信,一般对社会没有太大影响;旁人完全可以对他敬而远之。如果一个人占据了较高的社会地位,愚蠢地自信,而且愚而自用,则其危害是整个社会无法逃避的。

北城海

赞赏

长按







































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693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