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内篇middot齐物论

发布时间:2020/1/8 4:10:41   点击数:

从到年,此群逆着内七篇的顺序展开了《应帝王》、《大宗师》、《德充符》、《人间世》、《养生主》、《齐物论》的学习。《齐物论》那时候本已接近尾声了,今年群内人员有了不少变动。鉴于这篇在内篇中所占份量,思考再三,决定从《齐物论》开始内七篇学习。

《齐物论》说了什么?怎样学?入门钥匙在哪,昨天从业已交代。今天将正式开始正文学习。

《庄子内篇》共有七篇:

一、逍遥游

二、齐物论

三、养生主

四、人间世

五、德充符

六、大宗师

七,应帝王

庄子之所以提出“齐物”“齐论”之说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当时正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响应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出现了学术上的第一次繁荣,史称“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学术思想史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各学派“争鸣”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其他学派接受自己的思想主张。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庄周提出了"齐物论“之说。

在庄子内七篇中本篇是篇幅最长的一篇,可见齐物、齐论至难。本篇以道家人物南郭子綦和颜成子游的对话开始,以翩跹于中国文化史几千年的那个著名的蝴蝶梦结束。期间庄周或洋洋洒洒直抒论点或说故事喻真意于其间。读这篇真的很考验我们的逻辑综合能力,不然就会被庄周汪洋恣肆的文才迷惑,而忘了我们学习此篇的目的。

《礼记·学记》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1.该如何理解”齐物论“?

2.南郭子綦和颜成子游在说什么?

3.何为”大知,小知“?

4.”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道家是悲观的吗?

5.庄周著名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说到底在说什么?

6.”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句与佛经”如具天眼通,则看上天下地,六道群生,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法界一切色法,如观手中菴摩罗果,无所不知,无所弗晓“所描写境界可相通?

7.”朝三暮四“你真的读懂了?

8.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在说什么?

9.帝尧也有不快乎?

10.“啮缺问王倪”和“瞿鹊子问长梧子”两则故事,庄周想说什么?

11.“罔两问景”---究竟谁是主宰?

12.庄周和那只蝴蝶谁化成了谁?

《齐物论》之问题不止这些,根据篇幅和内容,接下来我们会至少用23周学完《齐物论》,一起努力吧!

原文略

子绝四:毋必毋固毋我毋意。

佛家《维摩拮经入不二法门第九品》;和《金刚经》去四相,也可以作为齐物之论的他山之石。因篇幅较长不再引用

图2由国内一线摄影大师剑客老师提供

先秦诸子学习长按







































北京哪治白癜风
北京哪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76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