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庄子解读丨关于生死,我是朴实的唯物主
庄
先
的
生
事
故
AStoryofZhuangZi
鼓盆而歌
庄
子
前年农历二月十五,家母因癌症离世,享年49岁。
母亲是个基督教信徒,在她即将掉气的时候,父亲搂着她喊道:“你莫怕,到那边去了喊你的神救你!你喊他呀!”母亲点了点头,然后扭头就走了。这个画面一直烙在我脑子里,我总是会忍不住去想:她到底有没有去她的神那里?
我好想知道,她究竟去了哪儿。
▼▼▼
宗教与生死观
人人都怕死,而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死后的未知。这正是宗教最大的筹码,因为宗教会告诉你死后的去向。与西方不同,中国人更多的是受佛教影响,讲究轮回和转世。但不管是哪家宗教,他们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死亡绝非终结,而是一种新的开始。至于这开始的好坏,那就另当别论了。
最早的宗教起源于何?无神论者认为,宗教是自然崇拜的延伸;而有神论者则认为,神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不存在起源之说。当然,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前者,毕竟谁也保不齐自己死了以后不会下地狱受折磨。
中国本土的生死观其实是很淳朴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堂地狱之说,就连阎罗王都是抄袭的印度神话中的“阎摩罗王”。换句话说,中国人本不必下地狱。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非要把别人国家的冥王请到我国,还号召大伙儿信以为真!结果,阎王就把辖区扩张到咱的地盘上来了。
我不愿意接受宗教的生死观,太恶毒了,让人害怕。纵然这世界有所不公,纵然有些坏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但毕竟投鼠忌器嘛。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如何看待死亡?
话说这一天,庄子的结发妻子突然死了。死因不明,姓名不详。惠施,作为庄子最好的朋友,前来悼问,却见庄某正叉腿坐在棺前敲盆唱歌,很不严肃,一点悲伤之情也看不出来。
惠子见状,气不打一处来,但毕竟是文化人,不好作骂,于是忿忿然问道:“人家好歹是你的发妻,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看的淡。但你总归是个人,总该念念旧情吧?”
庄子嘻哈一笑,辩解道:“她原本就没有生命,没有形体,没有气息,茫茫然弥散于天地氤氲之间。现在,她又将散去,化为它物,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惠子很了解庄子的脾气,知道此人是个油盐不进的老顽固,多说无益,于是双手奉上一袋赙金,告辞了。庄子也识趣,继续唱自己的歌,不做理会。从此,二人各忙各的事务,待到再见之时,已是阴阳两隔。
庄子曾多次讨论有关生死的话题。比如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一天他的学生们问他:“老师,要是哪天你死了,我们要如何安葬你呢?”他说:“你们随便找个荒郊野岭把我一扔就完事了。”
学生们又问:“那你要是被虎豹豺狼啃了多不好?连个全尸都没有。”
庄子不以为然,说道:“你们把我埋在土里,照样会被蝼蚁蛆虫啃食。既然如此,何必要抢虎狼的食物去投喂蚁虫呢?岂不多事?”
在庄子看来,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没有灵魂,“气”也散了,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救赎与审判、轮回与债业、地狱与天堂——这些让人胆战心惊的设定。
庄子如何看待生命?
庄子真的就这么淡泊生死吗?不,相反他比谁都更珍惜生命,比谁都更清楚生死的沉痛。“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如果说死亡是人生中的一大悲哀,那出生便是另一个更大的。但他的思维并没有止步于此,并没有因为生命之短暂、目光之短浅而自扰,而是努力地让自己活得开心一点。于是便有了《逍遥游》,有了《养生主》,有了《人间世》,《达生》……在他看来,人生不需要意义,更不需要理想,他一辈子最瞧不起的就是儒家那些以身殉道的“曲士”。在他看来,悠哉悠哉地活着,本身就是最好的意义。
有一天,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乱花丛中蹁跹飞舞,好不自在,好不快活。直到梦醒后,他还久久回不过神来,仿佛自己刚刚真的变成了蝴蝶一样。那一刻,他似乎突然就体会到了身为一只蝴蝶的快乐。所以,当他的好朋友惠施在壕梁上与他辩论“鱼之乐”的时候,他是那样的理直气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因为当他站在壕梁上,看到城池中的游鱼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体会到了身为一条鱼的快乐,只可惜他没办法把这快乐分给惠子一份。
后来惠子也死了,那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朋友。他们相爱相杀,至死不休。庄子路过惠子的坟墓,跟随行的学生们讲了个故事:楚国有个泥匠,鼻子上只沾了个泥点子,他便叫来一位名叫石的木匠,用斧头给他砍去。只见石木匠运斤成风,“哗啦”一声就给他砍下来了,而不伤及他的皮肤。后来泥匠死了,有不怕死的也想来找找刺激,然而石木匠却不敢动手了。他说:“我的对手已经不在了。”那一刻,我就知道,庄子的心也是肉长的啊。
这一篇写的很乱,不过也算是说清了庄子的生死观吧。先有生死观,然后有价值观,再才有其他的种种观。
编者
寄语
要是庄子的生死观演变为一种宗教,成为国人的信仰,你说该有多好?
庄先生的故事
一千个人,一千个庄先生
长按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