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故事系列天地与毫毛

发布时间:2017/11/3 14:51:20   点击数: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庄子》故事之天地与毫毛(外篇二十三)

原文: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曏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注释:

物量:事物的体积。

证曏(xiàng)今故:曏,向;故,同“古”;证明古与今都是一样的。

掇(duō)而不跂(qǐ):掇:拾取;跂:同“企”,踮起;就近之事也有不可企求之理。

盈虚:盈满与空虚。

坦涂:涂,通“途”;平坦的大路。比喻终始往复、日新不已的大道。

说:通“悦”。

终始:指死生。

故:通“固”,固定。

知识拓展——宥座之器

“宥座之器”,即欹器,;宥通“侑”,也称作“侑卮”,“侑”有劝戒之意,“卮”为古代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的盛酒器皿。典出《荀子·宥坐篇》:“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

说的是孔子到鲁桓公的庙堂上参观,询问后知道为“宥座之器”,孔子听说过这个的器皿,空了便倾斜,适中就端正,满了就会倾覆。英明的君主以此作为鉴诫,常将其置于座位的右边来警示自己。这也是“座右铭”的来历。而最早记录欹器的是老子弟子辛文子《通玄真经·守弱》所载:“老子曰: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夫物盛则衰,日中则移,日满则亏,乐终而悲。”

根据文献记载,欹器并不是“形而下”的生活用器,而是“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相连接和贯通的“载道之器”。孔子只看到了欹器的“满覆”与“中正”,即王决策要不偏不倚的守“中”,行动起来才能持“正”;否则便会“满覆”的谦益满损之道。而庄子看到的是“盈虚”,天得虚以覆盖万物而不为主,大地承载万物,持满不溢而厚德。所以庄子于本文言:“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声明:截图选自蔡志忠漫画系列。









































白癜风能看好吗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39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