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我认为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杨朱的贵我人格,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的大丈夫人格,锋芒毕露,正义在胸;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平和公正,循规蹈矩;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鲍鹏山《寂寞圣哲》之《永恒的乡愁》
如大鹏,展开若垂天之云的双翼,悠然来往于天地间,独来独往,不吝去留,徒留下一袭美丽的清影,在黯淡的黑夜里守护古老的精神家园。
狼烟鸣镝,战马萧萧。七分天下,纷纷扰扰。
悠来聚散,曳尾于涂。孤独清傲,相忘江湖。
——这是我眼中的庄子。
战火纷飞的先秦,流血漂橹,哀鸿遍野,是文明时代的一段悲哀,可是,它又因为百家争鸣而令人无比神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阴阳家……各自以他们独有的姿态在这个难得的开放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正如鲍鹏山先生所说,墨子是铁肩担道义的侠客,带着“兼爱”“非攻”的巨子们周旋在王国之间,追求着梦一样的和平;杨朱是雁过拔毛的小人,“取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是凛然不屈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是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认认真真的研究着他的理论哲学,总结修订着后世千秋万代的管理准则;而庄子却是一位超脱尘世的隐士,他以孤傲淡然的姿态游离于红尘熙熙攘攘的喧嚣中,看破功名利禄背后的丑陋奸邪,然后嬉笑怒骂,用他汪洋恣肆的文字讽刺着人世间的蝇营狗苟。
他不是孔孟那样的圣人,也不是墨子那样责任心极强的侠客,更不是荀子那样的规规矩矩的君子,他是鲜活的,灵动的,他的故事、他的文字里处处流露着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他孤傲却不孤僻,有才却不愿入世,他不愿把他那些宝贵的才华献给那些在他看来包藏祸心的君主,于是,他缓缓的转过身来,以平等的姿态,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开始为我们讲述一个个的微言大义的寓言故事,他“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以庄语”,所以他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处子绰约、婴儿无邪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他反对人对自然的破坏,坚持人应当顺应天道,否则就会受到天的惩罚。
认识庄子从“逍遥”开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什么是逍遥?逍遥就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活动,“乘物以游心”;就是与道合一,思接千里,达到精神的自由;就是物我两忘,顺其自然,“无以人灭天”。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退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台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庄子·内·齐物篇·应帝王》)
倏和忽本是一片好心,却办了坏事,他们自以为是的帮忙最终导致了混沌的死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在面对自然时应该怎们做。庄子要我们顺从,他以隐士的心态告诫我们不要自以为是的去违反天命,否则,后果是很惨的。
而逍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顺从天道,只有抱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信念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是坦然的、淡泊的。他学识渊博“其学无所不窥”,却固执的不肯与统治者合作,“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快吾志”。楚王曾想请他做官: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隐士拒绝出山的典型借口,后世的那些“躲入终南而窥长安”的人未必都是真心,可是庄子确是实实在在的,他不想做官,在这个乱世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庄子看透了,所以,他才能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丝毫不在意外在的名与利、得与失,谈笑论生死。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
在他看来,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他曾说他死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来完成他的葬礼。生命由红至白,不过是颜色和形态的变化,白驹过隙的一瞬也好,漫长的一生也罢,没什么不同。来时欢欢喜喜地迎接,去时同样高高兴兴地送别。所以,当他的妻子死去时,他也只不过悲伤一瞬,而后便“鼓盆而歌”,欢送亡灵。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庄子似乎从没考虑过后世会怎么看他,他“宁其生而曳尾于涂”,破开名利的束缚,“心游万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茫茫黑暗的天空下,坚守着人格的独立于傲岸。
正如鲍鹏山先生所说:当我们在大黑夜里昏昏欲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守护月亮的孤树,我们的精神家园才得以薪尽火传,永不磨灭。
而庄子,就是那一株在大黑夜里守护月亮的孤树,特立独行,却又温暖淡泊,没有人知道他将何去何从,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守护心灵的月亮。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皮肤病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