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诗4什么是ldquo诗经学r
读书/《古典文学三百问》/分享
古
典
文
学
小引:近重读《古典文学三百问》一书,觉其深入浅出,甚便初学,遂稍加理董,刊布于此。自渡亦渡人,若有帮助,还望多加转发,在此谢过。21年11月16日人周自记。《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作为一部儒家的经书,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在我国的文学史、经学史,以至在人类的文化史中,都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治《诗经》之人不胜枚举,研究《诗经》之著述,几可谓汗牛充栋。故《诗经》研究渐成专门之学,而“诗经学”也就应运而生了。所谓“诗经学”,就是有关诗经》研究及《诗经》研究历史的专门学问,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有关《诗经》研究方面的内容。
一,对《诗经》文字的诠释、训诂。
由于《诗经》是先秦的诗歌,文字往往须经训释方能通晓。故历代不泛注释之作。比如现存的汉代毛氏传,郑玄笺,唐代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即《十三经注疏》中所收者),宋代朱熹的《诗集传》,清代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陈奂的《诗毛氏传疏》,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等等,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二,关于《诗经》作者,体例,义理诸问题的探讨。
这部分的内容,不少即包含在历代的训释,笺注本中,但也有专门论述之文。所涉问题,主要有:
1,孔子题诗问题。现在《诗经》中有诗三百五篇。汉代司马迁以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而成之。(见《孔子世家》)即认为《诗经》系孔子删定。而后人如唐孔颖达、宋欧阳修、郑樵等对此抱有疑问。朱熹认为:“人言夫子删诗,看来只是采得许多诗,夫子不曾删去,只是刊定而已。”便是其中一说。
2,诗序作者问题。在《关雎》的小序下面,有一段较长的文字,称为《诗大序》,由于它阐述了诗歌的性质、作用、内容、体裁等问题,故历来为人所重。此外,每首诗前,还有一段文字,说明每诗的宗旨,称为《小序》。对于《诗大序》、《小序》的作者,历来争讼颇多。主要有:郑康成《诗谱》以为《大序》子夏作,《小序》为子夏、毛公合作。《后汉书·儒林传》以为卫宏作。《隋书·经籍志》以为子夏所创,毛公及卫宏又加润益。王安石以为诗序系诗人自制。程颐则以为《大序》出于孔子,《小序》为国史旧文。郑樵、朱熹等则以为村野妄人所作。(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序》)等说法。
3,诗之“六义”问题。《诗大序》曰:“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但对何谓“风”、“赋”、“比”、“兴”、“雅”、“颂”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汉代郑玄认为“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之美”,“取善事以喻劝之”,雅是“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颂之言诵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周礼·大师注》)唐代孔颖达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毛诗正义·诗大序》)后代人对此亦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元代吴澄主张“乡乐之歌曰风”,“朝廷之乐歌曰雅,宗庙之乐歌曰颂”(《校定诗经序》)近代章太炎则认为“雅”是近似磬鼓的一种乐器名(《大正小正说上篇》)等。其中特别对“兴”的理解,更是至今尚未有定论。
除了以上较为突出的三个问题外,还有所谓的“四始”之说:《毛诗正义》引郑玄答张逸云:风、大雅、小雅、颂,为四始。又曰,“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诗理至极尽于此也”。而《史记·孔子世家》则认为“《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还有《诗经》与乐舞的关系,即三百篇是否入乐的问题,“变风”“变雅”的问题;“周南”、“召南”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对《诗经》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认识,故多为学者所重视。是“诗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关《诗经》的各种学科研究。
由于《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广泛,因此,历代的学者们除了对《诗经》本身进行探索外,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主要有:
1,语言文字学。比如《尔雅》之中,便多有训诗之语,甚至有《尔雅》即为训诗之作的说法。又比如,宋代吴棫作《毛诗补音》,明代陈第继其轨辙,作《毛诗古韵考》,至清初顾炎武作《诗古音》后,清代学者以《诗经》为主要史料,从文字学进行研究的著作更是蔚然大观,比如陈启源《毛诗稽古篇》,段玉裁的《毛诗故训传》及《六书音均表》,《诗经小学》,冯登府的《三家诗异文疏证》,李富孙的《诗经异文释》,孔广森的《诗声类》,王筠的《毛诗双声叠韵说》,等等,难以遍举。
2,历史地理学。司马迁尝曰:“余闻董生(董仲舒)曰:‘《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北牡雌雄'”。(《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知汉代学者便注意从《诗经》中研究各地的山川风貌,物产状况。宋代王应麟有《诗地考》,清代朱右曾有《诗地理征》,尹继美有《诗地理考略》,等著作,俱为沿此一脉之学。
3,植物动物学。据有的学者统计,《诗经》中言草者一百零五,言木者七十五,言鸟者三十九,言兽者六十七,言虫者二十九,言鱼者二十,俨然可谓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动物名单。故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如魏晋时代陆玑的《毛诗草木虫鱼疏》,唐代的《毛诗草木虫鱼图》,清代毛奇龄的《续诗传鸟名》,陈奂的《毛诗九谷考》,近人李遵义《毛诗草名今释》等,俱可供参考。
4,名物制度。社会状况的研究。《诗经》之中,记载了大量的古代器物,家庭、氏族、政治制度及当时社会状况的史料,学者亦有从此角度去研究者。比如,元代许谦著《诗集传名物钞》,清陈大章有《诗传名物集览》,乃是考订名物者。清李超孙《诗氏族考》,寻释周代氏族,包世荣《毛诗礼征》,广征博引,使周代典章制度,稍得彰明。
此外,从天文,音乐等方面来研究《诗经》的也不乏其人。凡此,俱已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范围,涉及到极宽广的领域了。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有关《诗经》研究的历史状况。
在我国历史上,《诗》的地位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孔子时,“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史记·孔子世家》)则其为儒家的教科书。其后,“颜氏传《诗》,为讽谏之儒”(见《圣贤群辅录》)则已有以《诗》作为讽谏教义的情况。
到了汉代,《诗经》俨然登上了经典的殿堂。正如《尚书》有今古文之争一样,《诗经》也有今古文的分派。《汉书艺文志》曰:“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为之传。”是为“三家诗”,属今文学派。其特点是“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在西汉时列于学官,颇为盛行。而毛亨、毛苌所传的《诗》称为“毛诗”,属古文学派。东汉时,列于学官,当时著名的经学家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俱治其说。郑玄尝为之作《笺》。
魏晋六朝之际,《鲁诗》,《齐诗》俱亡佚,而《韩诗》已无传者,唯《毛诗郑笺》风行。《郑笺》并不专主《毛诗》古文说,而是兼取《三家诗》之义,故三国时王肃又据《毛诗》之义而驳郑氏之说。但这一时期,主流仍是毛,郑之义。
唐初,唐太宗敕定《五经》,又命孔颖达等修《毛诗正义》,颇采毛郑之说,自是以后,毛传郑笺之《诗经》,即成为正宗而流传下来。
到了宋代,有不少学者对毛郑之说提出疑问。其时,《诗经》学者大致可分三派:一为疑古派,主张废《小序》,而据《诗》之本意解诗。此派发端于欧阳修的《毛诗本义》,其后苏辙《诗集传》,郑樵《诗辨妄》,俱为此说,更或张大之。朱熹《诗集传》虽间取毛郑说,但终废《小序》不用,亦当属此派。一为恪守毛郑诗说派,其代表为吕祖谦之《吕氏家塾读诗记》。另一为蔡卞《毛诗名物解》,以及王应麟的一些《诗经》著作为代表的训诂派。元明间,主要是沿袭朱熹的《诗集传》之说,如明代胡广等奉敕撰《诗经大全》,乃以元刘瑾之《诗传通释》为主,训释朱子之义。
到了清代,经学昌盛,《诗经》之学,也可说是集前代之大成。清初,钱澄之《田间诗学》,博采《注疏》、《集传》及宋以降二十余家之说。乾嘉以后,陈奂,马瑞辰、王先谦之作,及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魏源《诗古微》等著作出,更是总结前贤,开启后人。
总之,“诗经学”是一个内容广博,源远流长的专门之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对《诗经》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杰出著作研究的深入,诗经学也必将不断地充实发展。
往期
往期
加油!
文
文|1.为什么说《尚书》的文章诘屈聱牙?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如何?
文|2.《左传》的作者是谁?成书在何时?文学价值怎样?
文
3.《国语》和《战国策》是怎样的书?文学上各有什么特点?
文
4.《论语》和《孟子》有何文学特点?它们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各有何意义?
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有哪几家?各有何特点?
文
6.《庄子》散文的精神实质与风格面貌怎样?对后世有何影响?
文
7.先秦诸子的寓言有什么特色?
文|8.汉代政论文有什么特色?有哪些名篇?
文
9.《史记》在文学上有何成就?
文
10.《史记》、《汉书》在文章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对后世文学上的影响如何?
文|11.什么叫赋?为什么汉代赋特别兴盛?
文
12.司马相如的赋有哪些特色?
文|13.汉赋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文|14.汉以后的赋有什么发展?哪些是名篇?
文
15.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与《归去来兮辞》为什么被称作名篇?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倾向?
文
16.《水经注》是怎样的一部书?它的文学价值如何?
文|17.《洛阳伽蓝记》是怎样的一部书?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文|18.为什么说骈文发展到了徐陵、庾信的时代才趋于成熟?徐、庾骈文有何特点?
文
19.为什么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文
20.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为什么受人称道?
文|21.韩愈、柳宗元在思想、学术、文风上有何异同?
文|22.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有何特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诗
诗
62.王安石诗歌的成就如何?
诗
63.苏轼诗歌的特点何在?
64.苏门四学士是指谁?他们各自在文学创作上有何成就?
诗
66.陆游诗的成就何在?
诗|67.何谓“诚斋体”?
诗
68.范成大的诗歌有何特色?
诗
69.“四灵”是指谁?他们的诗歌风格如何?
70.何谓“江湖派”,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诗人?
词曲
词曲
7.柳永为何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词曲
8.欧阳修在宋词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词曲
9.“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张三影”、“贺梅子”是指谁?
词曲
10.苏轼在宋词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词曲
11.秦观词的特色是什么?
词曲
12.为什么后人特别推重北宋词人周邦彦?
词曲
13.李清照的词和词学理论有何特点?
词曲
14.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怎么样?
词曲
15.宋代属于辛派的词人有哪些?他们的词风格如何?
词曲
16.历代对吴文英词有何不同评价?
词曲|21.为什么说清代是词学复盛的时代?
词曲|24.陈维崧词的特点是什么?
词曲
25.何谓常州词派?
戏曲
4.什么是南戏?它是怎样产生与流传的?
戏曲
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有何意义?
戏曲|9.《汉宫秋》是怎样的一部戏?昭君戏还有哪些?
戏曲|10.《赵氏孤儿》是怎样的一部戏?它的来源及影响如何?
戏曲|16.何谓“荆、刘、拜、杀”?
戏曲|17.《琵琶记》是怎样一部书?
戏曲|19.《四声猿》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戏曲|20.何谓“临川四梦”?《牡丹亭》为什么特别著名?
戏曲|21.什么叫明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作家与作品?
戏曲|22.《浣纱记》是一部什么戏?
戏曲|23.《娇红记》是一部什么戏?
一个读书人的自我修养
你的高级伴读书童喜读前贤高论,试伸一得之愚。不当之处,敬俟方闻;片言之锡,拱璧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