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middot南郭子綦
《齐物论》是《庄子》一书谈理论最集中的一章,多是纯逻辑的辩论,抽象的说理。甚至可以说,《齐物论》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得道高僧释德清*在《庄子内篇注·齐物论》总论:“物论者,乃古今人物众口之辩论也。盖言世无真知大觉之大圣,而诸子各以小知小见为自是,都是自执一己之我见,故各以己得为必是。既一人以己为是,则天下人人皆非,竟无一人之真是者。大者则从儒墨两家相是非,下则诸子众口,各以己是而互相非,则终竟无一人可正齐之者。故物论之难齐也久矣,皆不自明之过也。今庄子意,若齐物之论,须是大觉真人出世,忘我忘人,以真知真悟,了无人我之分,相忘于大道。如此,则物论不必要齐而是非自泯,了无人我是非之相,此齐物之大旨也。”
*憨山德清(年11月15日-年1月15日),号憨山,法号德清,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
关于本篇的文学技法,清代诗人屈复于《南华通·齐物论》篇末这样总评:“通篇大势,前半顺提,中间总锁,后半倒应,千变万化,一线穿来,如常山之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也。”
兰竹当风图,清石涛北京匡时
图绘翠竹在狂风中摇摆,竹叶略凌乱,而地面石边的兰草随风摆动,修长的叶子摇曳生姿。此图与唐寅的《风竹图》有些相像,皆绘风中翠竹,此幅图深得画竹大家郑板桥喜爱,言之无规律而规律自在其中。
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2]。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jī)乎[3]?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4]”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xiào),而独不闻之翏翏(liù)乎[5]?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jiù],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xiào)者[6],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yǎo)者[7],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1]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
[2]荅(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3]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
[4]籁(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籁”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籁”、“天籁”相对应,所谓“地籁”或“天籁”,即来自自然的声响。
[5]翏翏(liù):大风的声响。
[6]謞(xiào):形容箭头的声响。
[7]宎(yǎo):深而沉。
*枅[jī]柱上方木。挂大秤的横木。
*譹(háo)指被刺痛后的惨叫。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面朝天,慢慢吐气,仿佛神志不清的样子。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伺在跟前,说:“老师你这是怎么啦?你的外形像一块枯的木头,毫无生气,内心像死灰一样,冷冰冰的。你今天靠在茶几上休息的这个状况,跟从前的情形完全两样。”
子綦回答说:“偃,这个问题问得好。此时此刻,我已经没有我了,你知道吗?人境界的实在的音声你可以听得到,但是你却听不到地境界的音声,即使你能听见地界的音声,却不一定听见天空中的声响啊!”
子游问:“三籁是什么?”
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刮则已,刮起来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穴孔都会怒吼起来。你没听过长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参差不齐的地方,百围大树上的裂缝,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眼,有的像春臼*,有的像很深的洼地。有的像平浅的水池;长风进入孔穴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湍急的流水声,有的像大火燃烧声,有的像怒喝声,有的像抽气声,有的像叫喊声,有的像嚎哭声,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悲切,就如同一唱一和。微风则相和的声音小,疾风则相和的声音大,烈风停止了,则所有的孔穴就都空寂无声了。你难道没有看见万物随风摇晃的情景吗?”
*臼-[jiù]1.舂米的器具,用石头制成,样子像盆。2.形状像臼的。
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竹管里发出的声音。那天籁又是什么呢?”
子綦说:“风吹万窍声音不同,它们发出声音或停止都是出于自身。这都是自然状态所致,发动它们的还能是谁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