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有关庄子和宇宙的瞎扯淡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距今两千多年前,先秦古人对于我们所处的宇宙,作出了这样的深刻理解。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虽诸子百家各派思想涌现、激烈碰撞,也不能改变我们对于当时人们茹毛饮血,和他们对世界肤浅理解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那时的人们早已开始仰望星空,去探索了那片既黑暗又深邃的未知。他们得出的结论,纵使放在今天来看,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一直沿用至今的“宇宙”二字中的“宇”,古人认为代表着上下四方,指的是空间;“宙”则代表着古往今来,指的是时间。时空相辅相成,合而为一,共同组成了宇宙。而这种极具前瞻性的宇宙观,即便是在十七世纪的牛顿时代,科学盛行的欧洲,也依然遥遥领先。因为牛顿力学所秉持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是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且分别具有绝对性的。直到近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人们对于宇宙的理解才真正达到了与古人同样的高度。今天我们要聊的,则是那个时代对于宇宙认知的集大成者、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
庄周
在那个百家争鸣,各学派争相推出自己治世良方的春秋战国,道家,或者说庄子,一直是个异类。别人都在争取为社会的发展治理著书立说,他和道家却在推崇与天地并生和无为而治。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理论会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如今看来让人觉得,这其实是一种由上至下俯瞰全局的上帝视角。
宇宙是什么,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是人类科学家穷尽所有智慧,至今也没能搞清楚的问题。我们只是在两位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的帮助下,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显示的蛛丝马迹判断,宇宙有可能始于亿年前的奇点大爆炸。而它的最终宿命,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看来,便是走向热寂。也就是说宇宙的发展规律是由热到冷,而造成这个规律的主要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大爆炸——而且宇宙至今还因这次爆炸的冲击不断加速膨胀。在爆炸之初,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粒子随即出现,随着膨胀和冷却,基本粒子也开始构成各种物质,爆炸气体也开始凝聚成星云,慢慢地恒星开始出现,世间万物也随之应运而生。这就是大爆炸理论为我们描绘的宇宙诞生的模样。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
而这种理论,却与两千多年前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大意是说: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宇宙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根据这种诠释,道的本体,类似于漂浮于狄拉克之海的真空零点能般的存在;而阴阳二气,某方面跟量子涨落与量子纠缠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处
狄拉克方程
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不但传承了老子的道家理论,更是用自己的理解,阐述了宇宙的本源。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庄子·齐物论
庄子认为无是有的根本,无就等于大爆炸理论的奇点。万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从奇点衍生万物,更加深入地阐述了对于宇宙本源的理解。宇宙之初有各种这样那样的有,但在这之前也有过无,还有过未曾有过的无,也有过未曾有过的未曾有过的无。也就是说,在宇宙形成之前,曾有过另一个宇宙;当宇宙终结后,也会再生出一个宇宙。即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相互循环,无始无终。这又与庞加莱回归理论下的永恒循环宇宙不谋而合。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庄子内篇·德充符
在庄子看来,以人有限的认知能力所感知、推测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性与局限性。生死、是非、得失、善恶、贵贱、荣辱、大小、美丑,都是人们心中的成见,都是人们因被有限认知所蒙蔽而产生的差异。庄子认识到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所以他引入了“道”这个概念,来消除这种相对性带来的不确定,认为世间万物无论看上去有多么千差万别,只要用“道”这把绝对的标尺去衡量,这种差别都将消失。也就是说,虽然事物之间没有特定的标准可以来衡量彼此,但只要将万物都归结到一个统一的本原,就没有了任何的差别。而如果从弦理论的角度来印证这一思想,组成万物的基本结构,也恰恰都是一模一样毫无差别的一根根的弦,不同的只是振动方式和频率罢了。
梦蝶
当世人奔走于列国追求名利之时,看守漆园的庄周却在看鱼虫鸟树。鱼儿在濠水自得其乐,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的模样,大鹏鸟在九天扶摇直上,栎树讲述着终其天年的道理。庄周告诉世人,活着自然有意义。巨型的葫芦固然不能做瓢装水,却可当作腰舟游于江湖,河边的老龟不能保佑君王,却能曳尾于涂中。庄子说,无需怀疑也不必焦虑,不用害怕也莫轻言放弃,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意义所在,它既不在于众人的铄金之口,也不在于权贵的提携重用,更不在于一时之成败得失。它本应自由自在,它不可替代也独一无二。道家从不在乎乱世,因为乱世会在它该终结的时候终结,恰如日升月落。人生亦是如此。
若把天地当作名利场,则不能忍受贫穷,贫穷就成了烦恼;若把人间视为温柔乡,则不能承受孤独,孤独就成了软肋;若把世界当作修罗场,则不能面对失败,失败就成了恐惧;若把社会看成理想国,则无法忍受不公,不公就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贫穷孤独失败与不公。唯有把此生当作修行才能不为其所扰,才能直指本源。因为道在阳,更在阴;道在胜,更在败;道在达,更在穷。若能真正悟道,并能融入生活时,大概应该会领悟到:恋爱并不是为了婚姻,而是为了学会如何爱人,因为会爱人者必有良配;学习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升对自我与对世界的认知,因为自知者必然通达。成有成的喜悦,败有败的修行。或许人生会因为这份领悟,从单一的胜负得失中得到解脱,得以走向无限广阔的天地。
此生修行,所为者,非富贵安乐。唯知己,知人,知道,知天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