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做人记住两条原则,此生自然逍遥快乐

发布时间:2019/11/26 8:32:48   点击数:
有一天,佛祖无奈的询问自己的影子:“你为什么如此的黑暗阴毒呢?”影子回答:“没有我的黑暗和阴毒,又怎么会有你的光明和慈悲?”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在光明和成功的背后,也会有不为人知的黑暗悄悄滋生。当我们感到人生无望,或是正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不妨记住庄子讲的这两个故事。

1

不偏执,才能身心逍遥有一天,庄子和弟子们在山中行走的时候看到了一棵大树,路过的木匠只是靠在树旁,没有砍伐的意思。庄子询问缘由,他说:“因为这树没什么用处”。庄子若有所悟,他教育弟子们:“这棵大树正是因为不成材,才能享尽上天赐给它的寿命。”庄子一行人走出了山区,在老朋友做客,朋友立即命令童仆杀鹅招待客人。童仆提着刀子询问:“现在家中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我该先杀哪一个?”主人回答:“杀了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费解地询问庄子:“为什么昨天遇到的大树,不成材可以存活;但是那只鹅,却要因为不会叫而被杀死呢?”庄子总结道:“人世间的法则就是如此,有了汇合就有分离,有了成功就有毁谤,锐利的物品容易被折断,尊贵的人容易被污蔑。”所以,我们时常看到有作为的人受尽议论,有才能的人总被算计,没出息的人常挨欺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功成名就就会有猜忌诽谤,有绝望低落也会有新的生机,这就是人间的法则。当我们懂得这个法则,就能理解世态和人性。当我们运气不佳,失败缠身的时候不能只是沉溺在痛苦中,因为全新的希望总是在绝望之中悄悄孕育着。而当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也不能太过骄傲,要谨防自满情绪引起的祸端,从而调整自己。人若是太过执着于一种情绪,是很难感到快乐的。放下偏执,学会多角度思考,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解放,逍遥自在。

2

守虚己,才能无坚不摧庄子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艄公乘船渡河,这时候河面上忽然撞来了另一条船,艄公赶紧调转方向才免去一场危机。刚才危险的处境让艄公很生气,他刚要对着后来的船只叫骂两句,却发现那是一艘空船。艄公本想骂对方两句,结果看到船上根本就没有人,艄公的愤怒瞬间平息了,反而开始哈哈大笑。刚才艄公还火冒三丈,现在又开始释然大笑,原因就是刚才船上没人。如果一个人的心态能像空船一样浮游在世上,那谁还能够伤害他呢?《易经》中写到:“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从古至今,人们总是讨厌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态度谦虚谨慎的君子。谦虚使人具有征服山川的胸怀,不惧面前的难关。庄子将这种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称为“虚己”。对现代人来说,“虚己”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让自己学会谦虚。在这个充满浮躁之气的社会中,做人最忌的就是骄傲自满,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的恶习不仅能让人变得暴躁易怒,还会让人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一个懂得“虚己”的人受到了别人的责难,他并不会太当一回事,毕竟人生在世,谁不是生活在评价里的?但是如果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人被骂了,他只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继而为了一点点小冲突与人争执不休,不想放过别人,也不愿放过自己。只要我们学会不在意,不上心,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到我们的内心。我们的人生境遇会有贫贱富贵之分,但是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家财万贯的富人还是艰难求生的穷人,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每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过去了,就没有了。人生如此宝贵,我们用来拥抱幸福有时都会来不及,又为什么要在自我折磨里浪费时间呢?想让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就要将心中的自己请下神坛。每一个聪明人,最终都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谦虚的傻瓜。-推荐阅读

道德經

▲长按识别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什么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736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