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课内文言文八上愚公移山
哈喽各位同学,课内文言文更新来啦~
老师已经抵达安徽,明天开始七天七晚的安徽特岗冲刺,更新可能没那么及时啦!!!
ps:
①整理资料不易,真诚请大家在正课中给老师一个五星评价,换位思考,这也是老师不断给大家带来干货的动力。
②文言文翻译历来争议较多,我主要是以目前的部编教材和教参为依据。同学们学习过程中如有争议,也欢迎来跟老师讨论~
1-1.文学常识-1.《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2.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3.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列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御寇,又名寇,字云,亦作圄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
5.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1-2.我是课文-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译: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90岁,面对着山居住(即住在山北)。他苦于山北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了,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赞同愚公的说法。译: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译:于是(愚公)率领三个能挑担的子孙,敲打/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才刚刚换牙(大概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前往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译: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不能毁坏,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译: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但是山不会加大增高,为什么担心会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应。译: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地阻隔了。
1-End-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整理不易感谢点赞点赞
送你小花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