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文学常识及19个典故成语

发布时间:2021/6/26 12:57:55   点击数:

《庄子》文学常识及19个典故成语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庄子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代表作是《庄子》,又名《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一般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自著,外篇15篇及杂篇11篇是其门徒与后来道家所著。

《庄子》中的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有如下19个。

1、鹏程万里

读音:péngchéngwànlǐ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释义:用以比喻前程远大。

2、扶摇直上

读音:fúyáozhíshàng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释义:比喻仕途得志,地位等迅速上升。

3、越俎代疱

读音:yuèzǔdàipào

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越,指跨过;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厨师。本义是指主祭的人跨过器具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的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望洋兴叹

读音:wàngyángxīngtàn

出处:《庄子·秋水》:“据说;河神因河水大涨而自以为了不起。后来到了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洋;于是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仰望着海洋,感到自己的渺小,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5、朝三暮四

读音:zhāosānmùsì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暮)四。’众狙皆怒。”

释义:比喻反复无常。

6、薪火相传

读音:xīnhuǒxiāngchuán

出处:《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本意是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后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7、东施效颦

读音:dōngshīxiàopín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释义: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8、盗亦有道

读音:dàoyìyǒudào

出处:《庄子·肢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释义: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9、目无全牛

读音:mùwúquánniú

出处:《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释义:原指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牛,三年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10、踌躇满志

读音:chóuchúmǎnzhì

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释义: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满意足。

11、贻笑大方

读音:yíxiàodàfāng

出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释义:贻笑,见笑。大方,专家,内行人。指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

12、井底之蛙

读音:jǐngdǐzhīwā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局限)于虚(所居住的地方)也。”

释义:原指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13、庄周梦蝶

读音:zhuāngzhōumèngdié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释义:意思是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喻指不能确切的区分一对事物(如生与死、真实与虚幻)。

14、枯鱼之肆

读音:kūyúzhīsì

出处:《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释义:枯鱼,指干鱼;肆,即店铺。本意指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15、呆若木鸡

读音:dāiruòmùjī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释义: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16、蛮触之争

读音:mánchùzhīzhēng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释义:意思是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比喻为细小之事而引起争端。

17、每况愈下

读音:měikuàngyùxià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况愈下。”

释义:形容情况越来越坏。

18、涸辙之鲋

读音:hézhézhīfù

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释义: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

19、邯郸学步

读音:hándānxuébù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释义: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八年级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知识考点

八年级古诗《送友人》知识考点

语文阅读理解的底层逻辑:万般皆影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14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