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流沙河讲庄子,原来这样有味

发布时间:2022/6/3 15:40:32   点击数:

董曦阳兄近年来策划的好书不少。从他策划的作品来看,这些书既有文化味,也有独特的价值。前不久,就收到了流沙河先生的作品《流沙河讲庄子:心斋与坐忘》,让人想起沙河老师昔日在成都图书馆开讲座的情形来。

如果沙河老师在世的话,大概会把他的讲座开到这个月开馆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吧。可惜,他的讲座已经成为了绝响。

关于这本讲庄子,编辑有这样的推荐:

这本书由流沙河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对《庄子》内七篇逐篇择要对照原文进行讲解,既体现了沙老对庄子其人、其书的理解,也渗透着沙老对自己一生风雨的体悟和省思,使原本极具哲学思辨性的《庄子》原文不再抽象难懂,而变得亲切可感,可读性强,富于启示意义。本书也充分体现了沙老讽世忧民的仁者情怀、勇于自嘲的谐趣智慧、随性自适的散淡性情。

作为著名诗人,沙老对《庄子》童心不泯和诗意盎然的一面,往往有妙趣横生的领会,这是多数注解词句、深研哲学的学者难以触达《庄子》的地方。作为一名颇富盛名的文字研究者,沙老对《庄子》篇名结构、“爝火不息”之“爝”、“养生主”之“主”、“指穷于为薪”之“薪”等,又有着解字家所特有的敏锐把握和独到见解。

其实,对庄子的解读,古往今来,数量众多。在我所收藏的图书当中,有一类就是不同的名家讲传统文化。这样的讲,不只是对经典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透露出一位解读者的识见,尤其是与当下的结合,更是见仁见智的话题。

但不管怎样,把握庄子的核心内容才是关键。比如他在讲《逍遥游》时,提出“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就是要‘无所待’。”以此来看,我们当下的许多自由,还是“有所待”,这就不是真正的自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去求人。但是哪一件事能不求人?所以庄子的观点就是:退后一步,自己回去休息,只要你投入社会,你就是不自由的。”

庄子发明了“天籁”一词,在他看来,世界上的声音分为三类:人籁,是人发出来的声音,人唱的歌,人说话的声音,人通过麦克风传出来的声音,都是人籁。庄子认为,凡是人籁都是属于很表面的,很次要的、没有多少趣味的东西,世界的精华不在人籁里。还有一种声音是地籁。而最为高级的则是天籁。

读这本书,就好像是一场持续的讲座。一路听下来,是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的理解。在今天来看,可能我们无法想象庄子的时代,但可以通过这样的解读,让我们回到过去的时光。

-关于我们-

行脚成都所刊发文章,署名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投稿行脚成都,默认原创首发。未有署名者,系行脚成都编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新浪微博

行脚成都

今日头条

行脚成都

百家号

行脚成都

天府文化成都记忆

赐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37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