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田园猫”是对中国本土家猫类的统称。其中又有狸花猫、橘猫(黄狸)、四川简州猫(四耳猫)、三花猫、白猫、黑猫(玄猫),黑白花猫、黄猫、山东狮子猫等多个品种,其中以狸花猫和黄狸最常见(灰色狸花猫则较为鲜见)。其中的橘猫体型最易发胖,而纯白长毛异色眼的山东狮子猫尤为稀有和珍贵。
由于我国历史上并不像重视金鱼那样人工选择定向培养猫品种,因此猫文化不及西方国家那样发达。过去咱们的中国普通猫一直没个学名,近些年来网友根据同样尴尬的中国普通家犬给中国普通家猫命名为“中华田园猫”。经过CFA中国长城猫俱乐部历时六年的不懈努力,“中华田园猫”类中的“中国狸花猫”成为了我国目前唯一被世界认可的中国本土自然品种。
在大约四万年前,哺乳动物兴起的时候,有一种动物叫剑齿虎,可以说是猫最早的祖宗。在与猎物的争斗中,因为体型巨大食物短缺,而又不善于奔跑,有一些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因环境和猎物的不同,剑齿虎也进化成了各种各样的“剑齿虎”。
现在我们只能在生物、地质博物馆看到它的化石。
而家猫则是从野猫驯养而来,在人类早期社会,因为粮食短缺,保护粮食便成为一种重任。中国的狸花猫也是本土猫,这里是它的原产地,而狸花猫也是自然猫,都是自然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品种。
人类因为其贡献,在历史上有记载的:
一、西周时期:《诗经·大雅·韩奕》记载“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二、战国时期:《庄子·秋水》记载“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
在人类早期社会,猫作为一种保护粮食,猎食鼠类而存在。
那野猫是如何被驯养成家猫呢?
在唐宋的时候,社会较为繁荣,特别在鼎盛时期,人类的贵族已经不缺少食物。驯养的野猫也不需要它继续捕食老鼠,成为了陪伴人们的家猫,变成了宠物猫。
宋朝诗人陆游,曾一边喝酒一边撸猫,并写了很多诗流传到现在:
色如玉版猫头筍,味抵驼峰牛尾貍。
猫健翻怜鼠,庭荒不责童。
偶尔作官羞问马,颓然对客但称猫。
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中,猫作为一种宠物,但其捕食老鼠已经成为了猫的本能。即使,人类驯养的猫不缺少食物,但其本能依然没有忘记,刻在它的骨子里。
当你知道猫的起源之后,你抱着你的猫,能够想象一下抱着一只硕大剑齿虎的样子么,那景象想必很“美妙”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