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平潭两岸国学中心用文化
22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年交流周
主题活动之一
“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
在平潭两岸国学中心正式开课
32名高校学者齐聚一堂
研读经典文本
交流各自对经典的研究理解
∨“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现场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在当天上午的文本会读环节,领读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永义邀请现场学子,一起讨论对《秋水》前一部分中北海若与河伯之间对话的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生丁宇率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文本解读要以关键字为主,对关键字的理解可以影响读者对整体文本的认知。“比如,在我看来,河伯是一个比较正面的角色,他代表了庄子的另一个角度观点。”丁宇的阐述,也引发了其他学者的积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永义
“这次暑期讲习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很多高校学子聚在一起,在导师的带领下,对经典的阐释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生郑鹤杨说。
吕欣是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也是“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领读人之一。她说:“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这个平台,把五湖四海有想法的同学聚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经典,会有一个互相进步的过程。”
据了解,本次暑期讲习班学员由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等相关领域的在读研究生、在职博士后和在职青年教师组成,围绕《周易?系辞》《庄子?秋水》文本,开展专题讲座与论文报告、文本会读、小组讨论,同时,本次“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全程与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和台湾元亨书院分享,由他们组织台湾国学爱好者通过腾讯视频畅听经典文本解读,共塑人文学术共同体意识,促进两岸青年学术交流。特写北大副校长来平潭开讲座在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听北大副校长的讲座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来自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哲学硕士生张茜直呼过瘾。张茜说:“我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道家哲学,而庄子又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博教授不仅从道家给我们做解读,还从先秦诸子百家整个历史脉络介绍思想发展情况,让我们对经典有更深的了解。”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张茜口中的教授正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王博。
在“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王博教授围绕“政治与生命之间”作主题分享。他先从道儒两家谈到学者对秩序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