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文拾遗(ID:haowenshiyi)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作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
作者简介: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点击标题马上收听标准朗读
《庄子》01逍遥游(内篇)
《庄子》02齐物论(内篇)
《庄子》03养生主(内篇)
《庄子》04人间世(内篇)
《庄子》05德充符(内篇)
《庄子》06大宗师(内篇)
《庄子》07应帝王(内篇)
《庄子》08骈拇(外篇)
《庄子》09马蹄(外篇)
《庄子》10胠箧(外篇)
《庄子》11在宥(外篇)
《庄子》12天地(外篇)
《庄子》13天道(外篇)
《庄子》14天运(外篇)
《庄子》15刻意(外篇)
《庄子》16缮性(外篇)
《庄子》17秋水(外篇)
《庄子》18至乐(外篇)
《庄子》19达生(外篇)
《庄子》20山木(外篇)
《庄子》21田子方(外篇)
《庄子》22知北游(外篇)
《庄子》23庚桑楚(杂篇)
《庄子》24徐无鬼(杂篇)
《庄子》25则阳(杂篇)
《庄子》26外物(杂篇)
《庄子》27寓言(杂篇)
《庄子》28让王(杂篇)
《庄子》29盗跖(杂篇)
《庄子》30说剑(杂篇)
《庄子》31渔父(杂篇)
《庄子》32列御寇(杂篇)
《庄子》33天下(杂篇)
————完————
点击"阅读原文"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