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禅说庄子middot秋水运好不如

发布时间:2018/8/3 22:05:44   点击数: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币,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鼃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庄子·秋水》

在下面一个故事里,庄子又拿孔子来说事了。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币,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在《论语》里也好,在《史记·孔子世家》里也好,都记载了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到了匡地,受到匡人的围困,几天没有吃饭了,但是却弦歌不绝的事情。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孔夫子还在那里弹琴自娱,于是子路就过来说,老师啊,在这么麻烦的情况下,你还能自娱自乐,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孔夫子这就给他说老实话了,子路啊,这么多年,我尽管从来不认账,但的确是运气不好啊!我倒霉已经很久很久了。大家都知道孔夫子是能够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但是在鲁国,他的祖国不用他,周游列国到卫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乃至周游到周天子那里,都没有一个人能够起用他,都不聘他上岗,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从他老人家的生平看,他的确是“讳穷久矣”。那么,他为什么不能脱贫致富?为什么不能竞争上岗呢?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命也!要承认天命。他的学生里边后来当官的多了,在诸侯国里,当国防部长、当总理大臣的很多。但是他这个老师就是没这个份儿,就是轮不上他。为什么呢?命也!

下面孔夫子又说:“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什么叫通?就是无碍,没有障碍。孔夫子早就想诸事顺利,通达无碍,达到最终的目的,但是,就是达不到。什么原因呢?时也,没有机会,没有时机嘛。

所以,我多次建议大家看一看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是三国时候的人,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所编的《昭明文选》,就把这篇文章收进去了。曾国藩编《经史百家杂钞》的时候,也把这篇文章收进去了。《运命论》开篇几句就说得特别精彩:“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开篇就讲“运、命、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精道!我们怎么去参透这个运?运是大运,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这个叫运。我们自己的叫命。命要落实到具体的时节上,就是时,就是具体的机遇。没有具体的机遇,你就没有富贵;你没有富贵,就谈不上通达。

所以,孔夫子说自己是“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我是一直遇不到时机啊!凡是会算命的都知道,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为什么?这个流年就落实到具体的时间、时机上了。

“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孔夫子就举例说,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不得志的人。大家都各就各位,安分守己,在各自的岗位上,欣欣然,乐悠悠。大家都安居乐业,所以天下就没有穷人,没有穷途末路的人。为什么呢?那个时代并不是哪个人通过个人的智慧达到的,并不是尧舜的智慧,也不是老百姓的智慧,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天下大势,它是欣欣向荣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机器、制度健康并且有活力,整个的社会机制使全民族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那是时运到了那里。但是,当夏桀和殷纣王的时候,天下无通达的人。殷纣王的时代,上层贵族像比干剖腹、箕子为奴、微子装疯,商朝王族里的贤达之人,全部下课炒鱿鱼,整个国家一塌糊涂,机制溃烂,没有人能够活得下去了,这才引起了周武王的革命。

处乱世、末世的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这并不是大家没有智慧啊!比干没有智慧吗?箕子没有智慧吗?周武王灭了殷纣王之后,专门把箕子请出来,向箕子请教,请教“洪范九畴”中的治国大纲。这可是从黄帝、尧舜以来的治国大纲啊!箕子一条一条地传授给周武王。所以,并不是商朝的人就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很多,但在殷纣王时代,他们就没有发挥能力和作用的可能。

这让我想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大搞反右,那么多高级知识分子,非常优秀啊!他们都是从清末到民国年间积聚起来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各行各业好几十万人,都被弄成右派分子,失去了为国为民服务的机会。如果那时候一直像现在这样能发挥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那么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弯路就不会走了,早就繁荣昌盛了,哪有现在日本人的份啊!我们自己折腾了几十年,把机会让给了日本人了。现在算是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终于也发展起来了。

“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大家想想,在阶级斗争年代,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想发财的能有机会吗?全都被打成“投机倒把分子”,打得你鸡飞狗跳的。直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承认了民营企业的合理性、合法性,“时势”才终于“适然”了。

扫描或长按下方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移动app后台开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63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