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修竹翻译
秋天大水按时节到来,千百条小河汇入黄河,水流很大,两岸和沙洲之间看不清是牛是马。这时河伯非常高兴,认为全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往东走,到了北海,往东一看,看不到水的边界。这时河伯改变了脸上高兴的表情,抬着头对海神叹息说:“有句俗话说,听说的道理很多,就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况且我听说过看不起孔子的见闻,瞧不起伯夷的道义的人,一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你的无求无尽。如果我不是到了你家门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有见识的人耻笑。”
修竹赏析
《秋水》讲的是人的眼界,和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的问题。
我儿子小的时候,吃过的东西也少,觉得香蕉和苹果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水果。直到两岁他吃了榴莲,才明白什么是果中之王。
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会点外卖,通常是不放辣椒的宫保鸡丁和土豆丝。于是一有人问我儿子最爱吃什么,他都回答“宫保鸡丁”,不知道长大以后他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同理,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会背几首唐诗,会数到一百,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直到他上了学,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天真……
同样,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这样。有人说,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气球,里面是已知,外面是未知。已知的体积越大,与未知接触的表面积也就越大,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
看到上面这幅图的时候,我想到的居然也是《秋水》这篇文章。
人类的见识,自然也包括对苦难的认识,高中生觉得自己所经受的苦难就是世上最大的苦难,高中毕业就渡劫升仙了,以后不用再忍受。谁知道渡劫之后还要再渡劫,九九八十一难,一难大过一难。
但《秋水》的故事也可以反过来看,正是因为见识少,所以年轻人有不迷信权威的优点,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年轻人个个四平八稳、老气横秋,那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会慢一些吧。
修竹链接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你可能喜欢以下链接
母亲节快乐
我的妈妈——谨以此诗送给天下的母亲
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
欢迎转发雨打修竹作品,这是对作者最大的赞美与支持。
欢迎白癫风的食疗方合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