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国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自庄子
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
鯈[tiao]鱼:古同“鲦”。白鲦鱼。
从容:悠闲自得。
是:这。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犹寻。其,话题。本:最初。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之:助词无实意
梁:桥
既:既然
已:已经
安:怎么(前一个)哪里(后一个)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该文节选自《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庄子(约前年—前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是"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推荐国学
国学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国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国学
《夸父逐日》
国学
《大道之行也》-孔子
国学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END
荷花香说:亲子共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的阅读过程,也是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
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每天30分钟,放下手机,工作,家务,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本经典绘本,一本儿童文学,和孩子一起通过阅读感悟人生,遇见自己,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爸爸妈妈!愿每一个家庭成为一个七星级的家!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