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讲堂动念即自知,唯诚者能已齐物论六

发布时间:2018/3/13 7:37:13   点击数:

文/连山先生.庄子网上书院讲录

6

动念即自知,唯诚者能已

温故:庄子网上书院连山先生《庄子.齐物论》

讲录精彩回顾之六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此篇文字的奇诡,使得《齐物论》特别难读。

开篇即言丧我,终篇以周蝶互梦又有分而结,将言与道,有我与丧我,可知与不可知,可言与不可言??等等一系列似偶而一的道物“纠结”,澄明托出。

昨天我发了一则我的书边札记:阳明先生在《大学问》里谈到,当我们不再认为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到各种琐碎之中。

阳明先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马一浮先生也说:自古以来,真正的师徒传承,跟官学的很大区别在于,同样读六经,自夫子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师徒传道,它的核心是立在诚信上的。

诚信什么?

信自己有一颗圣心,信人人都有一个良知。

若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教学可言。没有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大同认知,读老庄孔孟,读六经,几乎都无效了。若我们只有情绪上的客观,而不是立于本性的如如,我们就丧失了直面圣心的机会,也将不再具备消解这些圣人之文的能力。

一看“齐物论”三个字,潜意识就有预设,以为是讲万物一齐,无差等,后来又发现填不上空,对不上号,这就造成了错位,莫强庄子以适己意,庄子根本不按我们的预设去写文章。

从我们上周五所讲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一路下来,庄子举大知和小知,以明人心是如何被搅扰蒙蔽的。

老聃说:“汝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庄子.在宥》)

人心趋利,越是积极的态度,越易亢,分别与占有欲会暴涨,不觉间,人就会被异化,排下而进上,排斥自以为低劣的,追逐自认为优良的,无有止境,终成丧乱!

这种自以为是的追逐,总是自欺而已,愚者以此为人生的积极和进步,却不料把自己导入到一环套一环的纠结中,这就叫“上下囚杀”,这种“排下而进上”的鼓荡,就把自己终生囚杀了。

世俗所谓的大知和小知,恐在自欺中不得省。自是之人必自欺,自欺者不诚,不诚则没有旋其面目的能力,不能旋面之人,生无主体。所谓无主之人,即不知自己与万物为一体,人别于物,别于宇宙而存在,即是孤活,孤活之人,为小人,小人没良知而张人欲,“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语)。小人无力认知世相,终为世事凌迟。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这十二个字描述了人的情绪。任何一个注本都有解释,尽管之间会有差异,但这并不重要,注本都是提个醒。

“喜怒”,老百姓经常说这个人喜怒无常,差不多快神经病了。“喜怒哀乐”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情绪的变换。

“虑”,思虑。宋代人褚伯秀对“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像诗一样的注,大家可以参考。他说,虑是虑未来,叹是叹以往。大可不必这样坐实,虑就是多虑,叹就是叹息。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宋.褚伯秀

有些学者会把这十二个字之间找一个次第的关系,找一个深层的关系。如,因为思虑所以叹息,也不必这样。

这十二个字像星辰的明灭,给人的情绪定几个坐标点。这十二个字虽不能完备地表述出人心境的复杂,但也足够了,当知这十二个字所代表的情绪一启动,人心就会被搅成浆糊。

虑,简单地说思虑;

叹,叹息;

变,变化无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慹,固执,执着己见;

姚,轻浮;

佚,放荡;

启,是收不住,很多人一张嘴就收不住,一动心就收不住;

态,是扭捏作态。

“乐出虚,蒸成菌。”

各种情绪的生成,就像是吹管的乐声从空腔里出来,应对前面的地籁、人籁,就像音声的发动,触物就起,持续生发,源源不断。

“蒸成菌”,情绪之生,像徽州的毛豆腐一样,都是霉菌,人心就杂乱了。

庄子说:“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是成于心也是毁于心,如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人死次之”。

庄子说“心养”,我们今天人常说“养心”,主体颠倒了。我们是被心所养,心若不宁,无以养人。人莫无事扰心就行了,一般人哪有资格讲养心呢?人不可能凌驾于心之上,人只能被心所宰制。人如何才能为心所养,而不是为心所杀?这是人要直面的问题。

动念讲养心,仿佛是人可以控心似的。

要悄悄的告诉自己,掌控不了。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情绪一旦起动,就不分昼夜啊!而且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的,不知道是什么东东萌生了它。睁眼时搅扰,闭眼时候也搅扰,无可逃避。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这就叫“日夜相代乎前”。日夜都不安啊!“日以心斗,以接为构”。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这一句各种注分成两大派:

一种说停了吧!停了吧!如果旦暮能够停,也算是不枉有生了。代表人物就是憨山大师,他认为“旦暮得此”的“此”就是真宰,意指旦暮之得此真宰。

另外一种是:好了吧!好了吧!把“已乎,已乎”作发语词。旦暮得此,旦暮也是指日夜啊!日夜都在这个点上。“其所由以生乎”,怎么能活着呢?会活的很乱的。

大体上是这两类。

看似悖反的两种解释,学者都可以受用,这两种看似不同的说法,所要导入的点却是一样的。

庄子说:“两行达道”。

夫子说:“扣两端”。

表述可以不同,都不妨碍道,从南来从北来都行。

都是在讲,我们之所以活的不像人样子,乃心使之然。

必须知道:人只有人形,不等于就是个人了。

心不端,意不诚,则不能致知,不能知,则不能应物涉事,不能居正涉事,则伤天乱人,乱则天下失道,人间沦丧。

故圣人之强调:要学做人!

学做人,是基于人能正心而言。

人心不能已,排上进上,必乱天下,此人不能为人的最大障碍。

人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迷信。

要命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

不止今人有迷乱者,三王之后,迷己逐欲者日众,遂有礼崩乐坏之世,于是圣人生焉,以导天下。又逾千岁,圣人亦为丧乱者生埋,噫,何可逃也?

循道不二,天不能祸。

一个不明白的人活在什么时代都不明白,外因对我们的遮蔽是次要的,天假人心以良知,良知无可染,此人得以自解之大药所在!

动念处,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的时候,良知已知,这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是下作还是高明,动念即自知,唯诚者能已。不诚,则自己与私欲沆瀣一气,悄悄地把自己之良知活埋,是为自欺。

整理/此木

校对/子来

图片/连山先生绘

部分来自网络

连山先生著

点击结缘

张真

号连山。年生,安徽蒙城人。现任北京象罔书院、黄山竹山书院山长。

经学私淑先圣,绘事师武隆萧中胤先生。精研体证庄子之道,游艺丹青水墨之间。

多年来,兴办书院、讲学论道、祭祀先贤、授徒弘艺,历千辛而不懈,经万难而不移。为文化传承、民风归厚、生命庄严,渐开一方之风、成果斐然。

长按左侧识别

新浪微博:

张真炮庄

庄敬身心,庄严国土。托不得已以养中。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愚者张真愿与诸仁,炮庄发药,自事其心。新浪微博:

喜欢就点-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503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