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2017年读书26岛上书店读后感
读这本书,是因为网络媒体宣传的影响。当一本书充斥在各大媒体、挤满你的视野时,阅读它就会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自觉。
《岛上书店》就是这么一本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年美国上市,以一路破纪录的姿态,成为全球出版界黑马。短短一年内风行30个国家,创下出版史全球化最快的畅销书。而且,宣传标语很给力,“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看了之后,不读,你都会觉得被排除在“爱书人”之外。
前两天,当我阅读它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读过一遍了。这次拿起来后,都记不起来里面写得什么故事。回想一下,第一遍应该是一口气读完的,没感觉到什么味道。这次重温后,故事梗概才清晰地烙印下来,就是描写一个小岛书店老板丧偶极度悲伤,在绝望中领养了一个弃婴,重新点燃生命之光,又再次因书与销售员陷入爱情,成就幸福美满婚姻,最后患绝症死亡的故事,说实话情节简单,也不太引人入盛。
一直以来,每读一本书,都会把作者的简历生平认真看一遍,总是去对比自己的年龄找差距,以前总认为自己还年轻,作者都是长辈级人物,为此宽心自己。这次读的时候,特意在百度把书封面的作者和译者简历详细查了一下,实实在在地被“电”到了。
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年出生,美女作家,已出版八本小说。译者,孙仲旭,(-),知名青年翻译家,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已出版译作《一九八四》《动物庄园》《麦田里的守望者》等。这是他的遗作,于年8月28日因抑郁症自杀。
越来越发现,年龄的遮羞布已经无法掩盖自己的无能、懈怠和脆弱,鸵鸟心理连自己都无法宽慰自己了,唯一寄希望的是自己还活着。可是活着,又能证明什么呢?
言归正传吧。再次读《岛上书店》,多页的书,读完,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爱相互交织、萦绕心间。这本书,连接着死亡,蕴藏着人生之苦,绽放着人生之爱,苦与爱相连相依,爱与苦相融相伴,人因爱而被点燃,因付出而收获幸福,无爱无付出,一生皆枉然,我愈来愈笃定的这么认为。
为什么说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其实我也想不明白,总觉得这句话夸张了些。牵强理解的话,书的章节是用13本小说的书名构成的,可以看出作者是极度爱书之人,阅读涉猎也是极广的。书中故事情节里重点写出了人类的三种情感经历:孤独、爱和救赎。而这一切是以书串联起来的,作者也许认为唯书可以破孤独、滋生爱、救赎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本书自成一个世界”。因为小说把书的地位放到了如此高的境地,才成了所有书的“代言书”吧。
为什么说这是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这个还真有些感触。主人公、书店老板AJ,与同学妮可因书而相恋结婚,因为妮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个地方了”,而她的老家艾丽丝岛却没有书店,为此二人放弃研究生学业,取出托管基金,来到孤岛开了“小岛书店”。不幸妻子出车祸丧生。孤独的AJ原本想颓废至死,可因为照顾一个弃婴而燃起生活的希望。其后,他认识了图书销售员,二人都是爱书之人。他们择偶首先会问“你读什么书?”读什么书,喜欢什么书,就会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一书一世界,对书的衷爱,折射了你的世界。读书人、爱书人之间,以书相识相知相交。这有点伯牙、子期的韵味。
这书触动我的还有,就是那个孤岛书店。曾几何时,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书店,在那里以书为伴、终老一生。至今,这个梦想仍还在心底。
如果说对这本小说有什么异议的话,我以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或者说一个真正把书读进去的人,应该是一个人生的悟者、生命的觉者。虽不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起码应该有智者的认知和超脱。苏格拉底,从容饮毒酒赴死,为法而死;荆轲,从容高歌刺秦王,为暴政而死;谭嗣同,从容上断头台,为革命而死;庄子,其妻亡,鼓盆而歌,为死亡而贺。死,是人类的归宿,如果沉陷于死亡的颓废和悲苦中,人的一生将永远无法自拔。主人公因妻车祸逝去,而欲摧毁自己,其境界还真不可恭维。
读书,不是目的,是手段。读书,和养鸟、溜狗、赏花、品茶、下棋、念经、扫地差别不大。读书,其魂在悟,悟在通透,悟在至真,悟在当下。然而,悟有千万条路径,读书也许是一条捷径,仅此而已!
继续阅读:
年读书25:《巨婴国》读后感
年读书24:《野火》读后感
说老师——唯大爱者方可称师
目悦心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