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当然也包括暑热难耐。
阅读,
可以让爱、欢乐和赞赏的全部能力,开放出最绮丽的花朵。
阳光下的你,究竟是哪一朵?
读书消夏,静心避暑。
商务印书馆夏季重点书推荐(第三批,10种),让我们吸吮宜人的思想气息,阅读一夏。
1.[英]罗纳德·塞姆《罗马革命》: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权威之作,20世纪英语世界最出色的古罗马史家所著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恩格斯
罗马人民的政策和活动由一个寡头集体引导着,它的编年史也在以一种支持寡头政体的精神书写着。
“大地与海洋的守护者”、世界之主庞培通过三次凯旋超越了神明,
而他也并非罗马城的主宰。
凯撒竭尽全力避免公开的战争,
而征服高卢、攻打庞培、建立独裁的一连串事件又仿佛是被预定的一样。
渥大维向元老们分配执政官头衔和凯旋式荣誉等恩惠,装点罗马城,
但这些还不够,
引导公共舆论,以便让人们接受君主制。
好端端一个社会基本稳定、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罗马共和国,怎么就解体得一塌糊涂?
罗马人深恶痛绝的君主制为何在被废除近五百年后卷土重来?
《罗马革命》的最大价值在于对所谓“革命”的领导人奥古斯都及其追随者的细致入微且生动形象的叙述,在于对他们彼此之间通过婚姻、血缘和共同利益编制成的家族关系网,在“革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的深入分析,从而为罗马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20世纪后期的罗马政治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群体传记学研究法配以严谨的史料考据,展现罗马史研究新视角。
罗纳德·塞姆的《罗马革命》则是共和制向帝制过渡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的最出色分析与描述,后人在此方面虽也着力甚多,但迄今尚无出其右者。
——郭小凌
2.林纾《林纾家书》:训子家书通,从中看出社会新变对传统家庭的冲击;13篇林纾批阅的其子林琮作文,多为首次整理。
林纾自承其性格“木强多怒”,不过教导其子,却并不希望儿辈像自己那样任性使气,而要求其时时处处小心谨慎:
为人第一须留心:读书留心,则得书中之益;饮食留心,则无疾病之虞;说话留心,则无招怪及招祸之事;做事留心,则不致有债败之处;交友留心,则不致引小人近身;起居留心,则不致冒暑伤寒,旋生疾病。古人谓之“居敬”,浅言之则谓之“留心”。汝时时当体贴吾意也。
出于体现林纾修改用心与笔意的考虑,编注者夏晓虹老师尽可能恢复、补录了被圈改的文字:
每篇作文多半都由林纾命题。最有趣也最能见出林纾尽力鼓励其子作文兴致的,是其采用的物质奖励办法。少则“赏四角”,一般“赏一元”:
延伸阅读:“碎金文丛”第3辑
“碎金文丛”是一套大家小书,取名“碎金”,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丛书所收为诸位学术名家的随笔、札记、书信、日记与自传,多为后人精心整理或坊间经年未见的佳作。
目前已出版第一辑、第二辑,此次第三辑收录了杨绛、林纾等作者的作品,希望这些言简而隽永的吉光片羽,能帮助读者一窥大师治学的门径与细节,体会经典背后的丰富人生。
其余书目:(1)《里昂译事》(增订本):自述在中法文字与文化间斟酌思量的乐趣与心得
(2)《游国恩文史丛谈》:游先生珍贵手稿、讲稿重新面世,展现多方面的学术造诣
(3)《往事偶记》: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品味“药丸的糖壳”
(4)《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修订本):大量照片、档案和考订文章,展现李济丰富曲折的治学生涯
(5)《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追问人生的价值,为灵魂清点行囊
3.[美]罗纳德·A.海费茨《并不容易的领导艺术》:多年来对领导研究最具创新性的贡献,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与非盈利机构的必读书
“历史创造者”(Historymakrs)是令人感兴趣的,因为他们身处各种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旋涡之中,而他们自己也对其中的各种力量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美国第一代领导人如杰斐逊、华盛顿、亚当斯、麦迪逊、汉密尔顿、门罗、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几乎同时出现。这并不是由于人口统计的偶然性,而是由于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
我们总是希望领导者能够迅速解决经济前景不明、教育衰退等社会问题。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的做法也很简单:把他们归入敌对阵营。事实上,这种做法既伤害了他们,也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权力制约着领导,因为在焦虑的时候,人们的期望很高。他们形成了不适当的依赖,这种依赖给权威戴上了一副无所不知的面具,从而将他们与公众隔离开来。然后每个人都将这种依赖理性化。
书中既讲到了林登?约翰逊、马丁?路德?金、圣雄甘地等人的成功,也讲到了他们的失败。书中还列举了军官与战士、医生与病人等许多案例,展示了在一个领导者没有现成的答案的年代,实践中的领导者可以采取与应该避免采取的行为。
4.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增订本):一幅为《山海经》特别绘制的“思想地图”
《山海经》果真是一个不解之谜吗?
鲁迅为什么说它是古之巫书?茅盾为什么说它是远古神话?
它究竟是实录山川的博物志,
还是凭空杜撰的妖怪谱?
书中那些奇禽异兽,
是栖息于远古山川中的实有之物,
还是浮游于古人梦魇中的精魅幻影?
“天垂象,圣人则之”,芸芸众生的命运、世间生活的节律皆离不开星空的昭示和指引,《山海经》所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天地相映、人神交通的古老“天书”。
“山川之精,上为列星”,《失落的天书》这幅“地图”引导读者将视线从人烟交织的大地山川,移向星转斗移、万象森罗的苍穹之上。
古时候的天地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日月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山河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人现在不见了。
要穿行于天荒地远、山灵水怪的《山海经》世界而不迷失,要穿越训诂注疏、异说怪谭的文字密林回到《山海经》本身,读者需要一幅指点迷津的路线图。《失落的天书》便是为这本难解之书特别绘制的一幅“思想地图”。
5.文津阁《四库全书》(典藏版):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一套既有版本、文献价值,兼顾实用与全备原则的文化巨制
集纳中国古代经典要籍之大成,传存中华五千年文脉
何谓“四库”?
乾隆皇帝主持,
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多人抄写,
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何谓“全书”?
共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君子与圣典,相得益彰
馈赠以名士,最佳之选
文津阁本由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
文津阁《四库全书》(典藏版)重点参考《四库全书荟要》、《永乐大典》辑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三种,去重取精,三目之外,酌收具有对当代与未来文化意义与传世价值的重要文献,并采纳学术研究的成果,经权威、专家严格审定。
共计收书七百二十八种,包括《简明目录》一种,经部一百三十种,史部七十一种,子部二百三十四种,集部二百九十三种。全书规模总卷数逾万卷,总字数超壹亿字。分类、顺序按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排列,精装二百册,按四合一缩印出版。年,温家宝总理将此书赠送给日本立命馆大学。
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各版本《四库全书》情况如下:
版本
藏书阁
原藏书位置
藏书阁现状
图书现状
文渊阁本
文渊阁
北京故宫
书去楼空
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文溯阁本
文溯阁
沈阳故宫
书去楼空
藏于甘肃省图书馆
文源阁本
文源阁
北京圆明园
年毁于战火
年毁于战火
文津阁本
文津阁
承德避暑山庄
书去楼空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文宗阁本
文宗阁
镇江金山寺
年毁于战火
年毁于战火
文汇阁本
文汇阁
扬州大观堂
年毁于战火
年毁于战火
文澜阁本
文澜阁
杭州圣因寺
年重建
存半部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6.高兆明《道德失范研究——基于制度正义视角》:国内最早且最系统地从制度正义角度理解道德失范现象的学术著作,探寻美德对于生活世界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世界,美德究竟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什么样的日常生活世界才能滋养那些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美德?
人们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持续自然地保持这些美德?
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从制度正义角度认识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现象。
我们应当严肃思考美德与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尤其应严肃思考行政政策的内在价值精神及其对公民美德塑造的影响,甚至应当严肃反思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
延伸阅读: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学术升降,代有沉浮。
《道德失范研究》收录于“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辑要主要收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兼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名著,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和文艺理论等众多学科。丛书选目遵循优中选精的原则,所收须为立意高远、见解独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专著或论文集;须经历时间的积淀,具有定评,且侧重于首次出版十年以上的著作;须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并至今仍富于生命力。
7.[美]迈克尔·佩里《权利的新生——美国宪法中的人权》:美国著名宪法学家抽丝剥茧详解美国宪法中的人权问题,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