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4 9:11:57 点击数: 次
李白的诗,作为唐代三绝之一(其二为张旭狂草、裴旻剑舞),诗风豪迈飘逸,想象力丰富。他才思敏捷,在诗中所用典故也是十分频繁,而他又喜欢以哪些神兽来自比呢?天马千里马常被古人用来指代人才,而李白有一首《天马歌》,诗中则以天马自喻,因为该诗篇幅较长,故小编在此援引前面的12句诗文,看官们若感兴趣,可以自行查看——天马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这首诗作于李白晚年,想来亦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雄心。诗中所描绘的天马产于“西极”,背上有着像虎皮一样的花纹以及飞龙的翅膀。这匹马跨越千山万水,飞奔的时速何止千里?李白在诗中以天马来比喻自己非凡的才能。凤凰而凤凰亦是先贤往圣喜欢自比的神兽,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凤,因为凤为雄,凰为雌。李白有首《古风》诗,诗中就以凤凰自比,全诗为——凤凰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采铅清溪滨。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影去,飙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徒伤镜中发,羞彼鹤上人。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据《山海经》记载: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李白这首诗中的凤鸟亦是五彩斑斓,谓羽毛华丽珍贵。然而这首诗中,李白虽然以凤鸟自比,抒发卓然不群,超然物外的胸怀。但是全诗所表述的则为,自己不想留念人间,心向仙境之意。正如苏轼所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鲲鹏古语说:“鹏程万里”。鹏作为一种胸怀万里之志的神兽,亦是为古人所喜。而这一神兽则出现在李白诸多诗文之中,李白常以此自况。在李白初出茅庐的时候,碰上了当时名闻海内的大名士李邕,就写了一首《上李邕》来回敬李邕傲慢的态度——鲲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这首诗不卑不亢,以大鹏自比并且指斥李邕。全诗体现了李白“笑傲权贵,平交王侯”的胆识与胸襟,正如他的那句诗所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鲲鹏而“鲲鹏”这种神兽最早的记载始于《庄子·逍遥游》,鲲本为北冥之鱼,化为鸟后就为鹏,其大无穷,迁徙于南北冥之间。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在他诸多诗赋中,鲲鹏是他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比如在《独漉篇》中有“为君一击,鹏抟九天”的豪言壮语;《大鹏赋》中讴歌大鹏所体现出的豪情逸致;以及这一首《临路歌》——鲲鹏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在这一首诗中,李白开篇则以大鹏来比喻自己的才华与志向,怎奈时不我与。但是虽然“中天摧兮力不济”,其遗风依旧可以激荡千秋万世。最后一句“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援引了“孔子泣麟”的典故。麒麟根据《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记载,当时鲁哀公狩猎俘获麒麟,孔子听闻掩面而泣,哀叹这正好像自己政治主张不能继续推行了一样。这首诗名为“临路歌”,后人以为是“临终歌”之误,亦可以看成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认识李白的人都认为他有王佐之才,李白自己也是志向高远,为实现理想追求了一生。而末尾的两句诗一方面深信自己能够流芳百世,后人会对之深感惋惜,另一方面则慨叹当今之世再无知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my/252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