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读完这本书再说读不懂庄子你就没救了
老庄被视为道家学派鼻祖,他们的传世经典更是被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奉为圭臬。然而真正能够读懂读透老庄思想精髓的人却不多。先不说《老子》的玄之又玄,单是《庄子》的庄周梦蝶已够后世之人百般研究千般解读了。
前段时间,我曾写过一本书的介绍,作者通过西洋画把她心目中对《庄子》的解读,通过油画描绘了出来。讲真,西洋画知识欠缺的人还是很难从她的画作中明白其要表述的意境。毕竟言为心声、画亦如此,我们做不了他人肚里的“蛔虫”,可以理解曲高和寡的寂寞,但是不能感同身受寂寞中的孤独与枯寂。
当我翻开有书推出的这套《懂庄子任逍遥》,读完序言时发自内心地感慨这套书出得太迟了,也幸好出版了!
在我们读老庄时,一般推荐的都是全注全译的版本。译注者对典籍进行注释、翻译,读者看后明白说的是什么。但是要想进一步探求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读者能借鉴的又是什么,“全注全译”版本是无法满足一般读者的需求。
智者凭“全注全译”可以自行开悟,而占多数的普通人学识、智慧不足,想要与智者一样开悟很难。书之用,借鉴指导为贵。如果一本书不能给读者这方面的收获,那么没人愿意花费心思去读它。读者需要的是由智者拨开迷雾后能让自己看清“庐山真面目”的解读。
缺少与当下的关照,这样的典籍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正是老庄、《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等典籍难以被广泛阅读的原因。
《懂庄子任逍遥》将《庄子》内篇、外篇、杂篇分册解读。既关照了对原著中著者的分歧认知,又根据原有的分篇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解读。解读方式更是深谙大家听故事的嗜好,将原著33篇文章分解成百余则寓言故事,讲给读者听。
为了将故事讲生动有趣、寓意深刻,有书不仅借鉴了多本《庄子》注、疏、通等典籍,还将历史上的文人们的读书心得引入其中。在“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庄子”的视角下,读者们的思维被打开,体会到《庄子》蕴含的奥义之博大精深、思维想象之天马行空。
书中说有三种人适合读《庄子》,读罢不禁莞尔。来来来,我们都来对号入座吧。
1号座位是留给处于人生低谷、感到生命被困住的人;
2号座位是留给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
3号座位是留给适合读《庄子》的聪明人。
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座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