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讲堂逍遥游二直面庄严

发布时间:2021/4/23 21:48:27   点击数:

连山先生图

子来

逍遥游非局于人而言,宇宙万有,无不在天游之境生灭出没,人处其一,岂在天游之外。本无所谓解与缚,若不自缚,何须求解?刻意逍遥,妄臆自由,实为大贪,贪婪之民,是为弃人,弃人察察,欲求无碍,恐已梗阻至死久矣!近死之心,谁使复阳?

——连山先生

01/直面庄严

司马迁讲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庄子》本十万余言,晋人郭象删节整理后,即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庄子全本,还剩下六万多字。这六万言亦真亦幻,如破碎虚空。

庄子寓言、重言、卮言互为表里,读之似是而非,莫测其深。故,易读者庄子;难读者,亦是庄子。所谓寓言,即是假故事。人多自以为认真,故以为寓言不真而轻之,岂不知,文字言语焉能表真,凡文字言语之属,皆是假借,所谓辞不达意,言不尽意也。庄子用假故事来讲真道理,俗众却常常执着于真故事,而失了真相。

譬如,每天写的日记,真吗?同样发生一件事情,参与者有三个人,三本记录,已三个样。两个人描述同一件事情就成了两个事,夫妻两人,各自表述的恐怕是两个家庭,丈夫说的家庭是一个样,老婆说的家庭是另一个样,哪个家是他们的家?

寻真于外者,只是自欺。世界只是显相,无物不幻,无事不妄。幻、妄之真,君识否?

只有知道世界是虚幻的,才有可能觉照到世界的真实,此一阴一阳之谓道。空空者,不碍万有。知道错,才能对。

人能进步,是因为人能反省。故孔子“行年六十,而五十九非。”反省,不是后悔,是旋其面目。“反者道之动”,反省,是道动,是天行。

学习庄子,不是为了记诵文词语录,不是为了积极消极,不是为了学位职称,不是为了通圣装道,学庄子是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是为了直面自己生命庄严;不是为了外在寻找哪个庄子。一个人没有必要去了解与自己无关的庄子,学不为人,找庄子是为了寻自己,庄子才不至于外,人皆是庄严之子。活得庄严,即是光明之人,即是真人、丈夫。

连山先生

02/反省立身

《庄子》分内、外、杂三篇,当知:内篇未必内,外篇未必外,杂篇未必杂,不要以为它就是杂碎。就像一个家庭,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都是结构,哪里是“家”?我们说的“家”,并不专指客厅,也并不专指卧室、厨房,更不是专指卫生间。“家”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虚空的想象,近察则是一堆复杂、琐碎的概念。然后,再进卫生间,又有马桶、镜子、小便器、洗脸盆,哪个地方是卫生间呢?卫生间又幻化为一堆概念。如唐人云:“遥看草色近却无。”

通常说儒家、道家主张什么,老庄与孔孟的区别是什么,多不中的,如“两小儿辩日”。

言句是真理之假借,言句不能穷尽真相、真理。《庄子》一书,多是打比方,不需要去考证这些故事真伪。只有脱离对言句真伪的粘连,才有可能直指真如,才可能不被消耗在半路上。

有以为内篇是庄子写的,外、杂篇都不是庄子写的,有可能是他弟子写的。可以这样想,不能当真,莫把自己的瞎猜当成真理。

庄子说“不贱贪污”,连贪污的人你都不可以轻贱,又怎么能以学术之名,轻慢庄子的外、杂篇呢?

或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糟粕岂二哉?无物不精,无物不粗,何分焉,所用不同而已。当你一厢情愿地去寻找一个所谓无糟粕的、很精妙的东西时,不仅了不可得,恐有着魔之患。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所谓干净的东西。干净的东西和脏东西是偶生的;圣人和大盗也是偶生的;魔和佛也是偶生的;脸和屁股是偶生的。

学庄须读古今注疏。注本,是用来注《庄子》,不要被注本注了!无论多么高明的注,于不高明者,都是白注。任何经典都需要学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注。就像孝子要用行注解孝。

孝能言不能行,是为不孝。事父母,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敢己美,不敢以为孝者,多是孝子。大言己孝者,多是逆人。凡事皆然,日省己身,庶几中庸。从自我反省开始,才有可能明庄而见己。

天天揽镜,照见者谁?揽镜者谁?庄子说:内无主,则外不定。

生命如果无主体,其人必恐且亢。《大学》说“若有恐惧,则不得其正”,人不得生命的正念,即不得孟子所说浩然之气,不正者不端,得正者,生命得大庄严。

孔子、庄子、老子、孟子、佛陀文言不同,道无二章。说话方式不一样只是方言不同,他们所要表述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杯子,左右各站一个人,左边的人说杯子在右边,右边的人说杯子在左边,言语表达不一样,所指杯子的位置,一也。

所以,佛家说空也好,道家说无也好,儒家说有也好,这些名相、概念虽不同,其所取大者,一也。

大多数人,为耳所欺,因耳朵所听到的不同,就断为不同,这真的是很可怜。

讲《庄子》,怎么讲都是误讲。学者善听,举一反三,可以无失,是为善学。此亦庄子说“众小不胜为大胜”(《庄子·秋水》)。

连山先生

03/图南,你准备好了吗

《尚书》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天理天命,皆在于人的躬行,此人能弘道之谓。人所以以圣贤为宗,欲从圣贤得智慧,非圣贤多智可抓取。实是效法圣贤,践行道德之诚意,意诚能循天理而行,即是致知。

《逍遥游》中有言: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人来到这个世间需要做准备。大鹏图南还需要累积风力,我们大多数人只贪智慧、贪觉悟、贪解脱,却不能备预,根本不知道准备什么,更不用谈准备好了。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青天,人生当有回旋之地,此地何在?心大,则地大;心空,才能存万有。人可以被外力逼到角落,但是,心的宏大,强权也不能扰;身可以被锁在笼子里,心却无人能困。心在,人就在。所以庄子说:“可以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哀莫大于心死。”人能背负青天,即是能立,这个青天不在外面。

“莫之夭阏”则是两方面的。

“夭”,夭折。莫夭的不仅是生命,更是人的本性与良知,身心两安,才是莫夭。

“阏”,堵死的意思。莫阏,不能把自己的通道堵死。

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那么图南,就是生命的必然。南,光明之向,君子南面。图南,即生命是澄明而照旷的,不暗不淤,有外王之气象。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并不是每个人有眼睛都能看到的,也并不是每个人有耳朵就能听到。

每个人活着莫不欲过幸福生活。但是,何为人的幸福?幸福的因由何在?如何抵达?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生的图南之行,“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节选自《张真讲庄子》

结缘通道

点击了解详情

扫码购买

讲课音频

扫码收听

庄敬身心,庄严国土。托不得已以养中。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愚者张真愿与诸仁,炮庄发药,自事其心。

连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03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