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唯有大,方可化庄子逍遥游第1

发布时间:2019/1/6 8:37:32   点击数:

昨天的课程,我们初步走近庄子,走近庄子之大而美。北冥、南冥水击三千里,都特别大,它的大而美有四个方面:宇宙视野、游心情怀、美感经验、内圣外王。

第一个方面宇宙视野。在庄子当中,能持续地放大我们对于世界边缘的认识,比如,有比小还小的小。年我们读《太一生水》,什么是太?大中大,最中最,比我们知道的大还大的大。既然这个世界有比我们知道的大还大的大,就一定还有比我们知道的小还小的小,有比我们知道的荣耀还荣耀的荣耀,有比我们知道的卑微还卑微的卑微。

持续的放大我们对于世界边缘的认识,大就能化,就能够对话异质文化。异质文化就是不同,那么我们怎么看待不同?没有没有对立面的存在,那么怎么看待对立面呢?可能我们读庄子当中会得到很多启发。

第二个方面游心情怀。“游”字用的特别好,自由自在。游心情怀,游心于天地,游心于人世间,不要以为他一游就游的漫无边际,不是的,他首游于人间事。所以,我们昨天的课程中看庄子讲游心于人间事,最终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对待自己的父母双亲,第二是对待自己的工作。

《论语》的开篇,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它们之间有没有本质的差别?庄子也游,可是他有没有脱离根本。他教给我们孝养自己的父母双亲不能择地而安之,既然是想好好干好工作不能择事而安之。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忠之慎言,这才是真正的忠心耿耿。当然,我们有喜欢干的事,也有不喜欢干的事。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知其不可奈何,还要安之若命,托不得已以养中是最高境界了。

还游于他人之心。昨天我们读了惠子和庄子的对话。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你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昨天的课程总结说:我们不要妄测人心,不要臆测他人,不要凭着自己的主观认为他是那么想的。我们自己的那个妄测和我觉得的、我以为......大概靠不住。所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第三个方面美感经验。在庄子当中有美景、有美人、还有美丽的情景剧。

最后一个方面内圣外王最。《庄子》中最本质的总是要归一,那这个一是什么?是最本质的内圣外王之道。经典所交都有同一个指向,归根结底还是内圣外王。所以《庄子》当中的八个字我们要多读: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空明的心境可以生出光明,福善之事止于宁静之心。今将图南,美成在久。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怒:同努,振奋。这里形容翅膀。

王博:飞,飞所代表的上升,正是《逍遥游》的主题。这种飞可以让我们暂时离开并且俯瞰这个世界,从而获得与在这个世界之中不同的另外一个角度。”

垂天之云:垂,边远也。言翼之大,有如边天之云。

海运:海风动。海动必有大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南华真经口义》

天池:天然大池。

上升的状态

王博先生特别强调一个字就是的飞,他认为飞代表上升,经典讲述一个世界,更是一个有意境的世界。一个人要有情怀,经典对情怀的表达是非常深刻和到位的,《逍遥游》的主题始终在表达一个上升的境界。

我们有时候来评判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会觉得别人比我们强,干这个事我不行。但实际上,起点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可贵的是一直处在上升的状态。比我们努力,比我们优秀,比我们执着,比我们太坚韧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要在意的就是《逍遥游》中说的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

当然,《逍遥游》中的飞还不仅仅是上升,还可以让我们暂时离开,并且俯瞰这个世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回头看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时觉得处在挣扎当中的事情,现在就觉得其实当年不叫什么事儿。

所以,当我们回头看,并且俯瞰的时候,可能就会获得与在这个世界之中不同的另外一个角度。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只有挨了鞭子才能懂一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边走边明白,甚至明白了再走就会更好。

其翼若垂天之云。翼:翅膀。垂:边远,就像天边的云。因为它太大啦,大到翅膀一展出来,我们就看到了天边的云。什么叫垂天之云?不是说它一飞就看不到了,而是它一飞,它的翅膀就成了我们的天空。我们的天空有多大?它的翅膀就是我们天空的边缘。

唯有大,方可化

我们都知道,体重越大的车,越需要大的动力系统才能够支撑它。所以这个鸟在飞的时候,它一定会带动大风。有的人的事业可以直接引领潮流,比如今天的网购。海动就有大风,海运就是海风动,这种大风从海底而起,声闻数里。我们听听这个阵势,有看到的,有听到的,还有心里想到的,所以说,通过对脑科学的研究证明,经典的学习可以带动智商。

为什么?比如,谁最有智慧?自然界是最有智慧的。谁的智慧最恒定的?自然界的智慧最恒定的。谁的智慧最长久的?自然界的智慧是最长久的。那我们怎么把那个恒定的、长久的长到自己身上来呢?经典就有很直接的表达。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天池:天然大池。要装这个鸟,需要找个大池子,天然大池。在这一章当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成语:鲲鹏展翅、鹏程万里、凌云之志,他们的语码都是从《庄子》中来。

读这一段,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唯有大,方可化。只有大才能化,所以读经典,我们要有个基本的思维方式,大其道而入其心。扩展,扩展,不停的扩展,《逍遥游》是一个致广大的境界。

《中庸》里面讲: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就是让人们不停的扩展,扩展我们的心胸。唯有大,方可化。

1

心量广大,千变万化

我们这个世界真是变化万千,回头来看三十年前的生活,与今天的相比,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今天的世界变化万千,但是不管我们物质的生活怎么变化,很多事情可以有基本的分类,比如,在成败之间。可能一个人他几年前可能很一般,而现在事业做的就挺好的。也可能一个人几年前意气风发,现在就不行了。

我们的心境会跟着外在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总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有文章说,如果你想拥有希望,可以给你一个建议,去买一张彩票,因为到开彩之前就一直抱有希望。如果你想绝望呢?还可以给你一个建议,就是你去买一堆彩票,基本就会带来绝望。

成败之间基本上是不停的变化。为理想而努力,最坏的结果只不过是失败,但是万一成功了呢。所以心量广大,千变万化。

所以仲尼曰:古之人,外化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这段话是出自《庄子》,托孔子的语言来讲这个道理。

外化内不化:行动能顺物而化而内心凝静。外在的环境在不停的变化,但是行动能够顺物而化,而内心宁静。这是孔子讲的一种理想当中的人。

另一种情况,是内化而外不化:内心游移,而外在呆滞不变。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有不同,成功的人目标不变,方法变化;而失败的人用同一个方法变化目标,继续失败。

化与不化都须安自然,参与变化而不妄自尊大。因为这个世界很大,就跟着他,随风起舞,这是最美好的一种感觉。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心量广大,千变万化。

2

游处有美居

在变化万千当中,其实有一个定的点。不要以为翅膀一飞,就不管东南西北中。是不是先离开这个地方再说呢?不是的。

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

一个同事遇到另外一个同事,

“嗨,交辞职报告了吗?”

那位同事就说,“交了。”

“想好去哪了吗?”

“没有,没想好,先脱离这个苦海再说。”

如果我们也像这位交辞职报告的人一样,就真的很怕,怕苦海无边。是不是先脱离这个苦海再说呢?我们看这条鱼,这只鸟它那么大,那么能飞,飞这么高,但是它有指向,从北冥飞往南冥。

经典当中的字,有很多的寓意。比如到冬天的时候,候鸟往哪个方向飞?很简单,往南方飞,为什么要往南飞?因为南方是温暖的,光明的。飞向光明,飞向温暖。飞向阳光的地方。木之向阳,蝶之恋花。

人要飞向光明,飞向温暖,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以什么为美?以德为美。以什么为家?以道为家。孔子讲: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选地方要选有好邻居的地方。《庄子》当中讲要以德为美,以道为居,就是要住在有道德地方。所以,孔子、庄子他们有没有本质的区别。

3

辩不若默

生命就如阳光掠过空隙,突然而已。太多太多偶然的要素,就像阳光一样,它会发生,然后也会过去。《逍遥游》带领我们不停的超越发生、消失、成败、恩怨、得失、是非,不停的和外在呼应,然后去经历层层的生命境界。

也许我们的内心就住着一个南冥、一个北冥,要不停的振翅高飞,去超越自己。辩不若默。辩,很能讲,很能说,却不如沉默。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

长按识别图中







































北京哪里白癜风病看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673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