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庄子)
北海若曰:“井鼃(wā)①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②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③于时也;曲士④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sì),观于大海,乃知尔丑⑤,尔将可与语大理⑥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lǘ)⑦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⑧;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⑨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⑩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今天分享的是《庄子·秋水》中的一小段,所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虽然是很多年前的人说的话,放在现代也很适用。
1.鼃:同蛙。
2.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3.笃(dú毒):固。引申为束缚、限制。
4.曲士:孤陋寡闻的人。
5.丑:鄙陋,缺乏知识。
6.大理:大道。
7.尾闾(lǘ):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
8.虚:流空。
9.过:超过。
10.自多:自夸。
11.大:同“太”。
12.方:正。存:察,看到。见(xiàn现):显得。
13.奚:何,怎么。
14.礨(lěi磊):石块。礨空:蚁穴,小孔穴。大泽:大湖泊。
15.稊米:泛指细小的米粒。
16.号:称。
17.连:继续。
18.“仁人”二句:仁人:指专门讲仁义的儒家者流。任士:指身体力行的墨家者流。墨家以任劳以成人之所急为己任,故称。
北海神若说:“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大海的事情,是因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不足,这就可以与你谈论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大海却不会满溢出来;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但海水却不曾减少;海水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这说明了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从天地之间生成形态,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感觉自己见到的太少,又哪里还能自傲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小的蚁穴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细小的米粒在大粮仓中吗?人们用“万”这个数字来称呼物类,人不过占其中之一;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每人只是占其中的一个;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好啦,今天的这一部分就分享完啦!利用你的碎片时间,共享学习的乐趣~我们明天再见!
anyway,如果想看到哪首诗词或者对我们的分享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直接留言给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