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列传二

发布时间:2018/3/28 8:20:08   点击数:

(书接上回)

2

庄子上学时,教科书都是孔丘的弟子编的,庄子一翻开就想吐。庄子又不是那种含蓄的人。有一次,春秋老师上课,提问庄子:“庄周,《春秋》,‘桓公元年’什么概念?”

庄子闻听,急忙翻开那本大大的《春秋》,12页,庄子一翻开就看到了著名历史学家孔丘先生的像,“哇”的一声,孔丘先生的脸上就有了虾仁、菜叶、浓稠的糊状物,白色的沫……事后检查,是“肚子有问题”。老师遂将另一句话咽了下去,食堂说,是他们的错,是他们的错。庄子又买了一套《春秋》。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有好成绩。而且啊,庄子还有个坏毛病,喜欢写小说。他的处女作《逍遥游》就得到了诗经老师的大赞特赞。经人介绍,发到了国家级刊物《大周文苑》上。春秋老师喜欢读书,看见了,就叫来庄子。

“这鲲,是个什么概念?”

“禀师父,鲲是北冥的一条鱼。”

“无聊至极。”

有一次,庄子正在草创他的新作《秋水》,春秋先生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头探了过来,别说庄子,河伯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你这是在写小说吗?”

“哪有,我是在摘抄,摘抄。”

事后庄子自己都笑了。

高考时,庄子落榜了。镐京大学赏识庄子的才华,想破格录取,但是,没找到庄子的人。没几年,庄叔叔庄阿姨就连气带病双双西去了。剩下庄子一个人。

3

五年后,同窗聚会,惠子通过寻人启事找到了庄子。

“老庄,这几年混得咋样?”

“你呢?”

“我嘛,也就这样。”惠子说着朝他的驷车吆喝了声。准确说,是向马吆喝了一声,马没有理他。

庄子瞧了一眼惠子的牲口,淡淡地说:“你嘛,也就这样。”

“哈哈哈,你这个人还是一点没变。”

惠子和庄子又斗了一夜的嘴,两人最后其实倒也得出来一个结论——庄子必须结婚,事儿包在惠子身上。惠子的理由很肉麻:“你一个人鬼一样的哪天饿死了,我找谁说话去?”庄子也同意了。

过了几个月,惠子出席并主持了庄子的婚礼。庄夫人容貌姣好,娘家家境殷实,却嫁给庄子这个一穷二白的单身汉,庄子都纳闷,但转而他就明白了。

“惠施这小子口才比我好。”

庄子婚后很不幸福,因为穷。庄夫人每天大骂“挨千刀的惠施”骗了自己。庄子先是解释,“我就是这么个人”“我家就这么个情况”,然而夫人终于是不理会,闹得全县沸沸扬扬。

4

庄子烦了。庄子苦闷。庄子想起了李馆长,他要去找李馆长。

李馆长是大周原图书馆的馆长,叫李耳。后来辞职不干了,搞自驾游去了。传说,李耳给周天子又上了一封辞职信,云:“书我已经读完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庄子说,这是放屁,不能信。)再后来,几个诸侯国相继宣布独立自治,周天子经费不足,饭都吃不饱了,还读什么书呀,就把图书馆给关了。图书馆没了,可李馆长的名却传了下来。原来啊,关尹喜先生保留了李馆长的一部手稿,叫《道德经》,找了好几家出版机构,都说是太晦涩,不具有可读性,没市场。最后,尹喜先生只好自费出版。

庄子就有一本《道德经》。怎么得的?说来就奇了。庄子上学那会儿,班上常有一老人来回收废竹简,老人会适当地回馈一点东西,比如一块兽骨啦,一支没毛的笔啦,一卷旧书啦。总之零零碎碎,很杂。那回,庄子将那堆吐过的《春秋》捧了上去,老人从麻袋里掏了一卷东西给他。庄子一看,又是书简,就没好气地接下了。入座,启而观之,大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哟,还有这么新奇的句子!”一读之下,庄子发现自己没有看懂这本书,但是,他看得起这本书。庄子看得起的书可不多。

庄子将“道可道”“名可名”念了一百遍,感觉自己终于懂了。他想再念一遍,这一遍专用来享受看懂后的快感。他欢欣鼓舞地又读了一遍,这回,更不懂了。

他第一次在读书碰到这种情况,他感觉自己的智商受挫。他记下了“李耳”这个名字,后来四处查资料,对李耳又加深了了解。并且,为了见李耳,庄子还自学了陕西话。

5

“老庄啊,你上次给我说的那个李耳,他三百年前就失踪了。有人说,他大概去了西边,因为东边也是海,你说你要去找他,你疯了吧你。”

不光惠子这么说。

“庄周,你这个窝囊废,你去看看别人家的男人,你丢不丢人!穷得连个孩子都不敢生,你整天就知道抱着你那些老古董,你就跟那些东西过吧……”

庄子总是相信,像李耳那样的人不会死的。人既然能活一百岁,那为什么不能活二百岁?既然能活二百岁,为什么不能活三百岁?所以说,李耳,李馆长,肯定还活着。既然说他去了西边,那就去西边找他吧。跟他请教几个问题,尤其是关于这“道可道”。其实啊,他早就认李耳是自己的师父了,人穷返本嘛,遇到麻烦,就想起师父了。

于是,庄子没吱一声就背上包出门了。庄夫人呢,担心了两天。有人说,庄子肯定是出去创业了。庄夫人想,也许他真的开窍了呢!估计是没脸跟我讲,所以悄悄地走了。次日,庄夫人就乐颠颠地回娘家去了。

6

庄子一路上花销并不大,倒是各种安检手续费去不少精力。到了韩国办赵国的护照,到了赵国办秦国的护照……再加上边走边打听李馆长的下落,走了三个月,才到西域。四下一打听,还是没消息。庄子就按原计划前进,谁知一脚就踏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他咽了一口唾沫。他后悔自己在那个盗版书店买了地图。

只是,找不找得见李馆长已经不重要,怎么活才是庄子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庄子又在沙坑里缩了一夜。翌日醒来,他很惊讶。

他不是惊讶自己还活着。

他看见个老头儿,在牛背上。老头儿毫无动静地坐在牛背上,好像一段呆木头。

“您,您就是李馆长吧。”

“你的事情,我都知道。”

“李馆长……”

“我现在叫老子。”

“老子先生,您的牛,您骑着牛在沙漠里走,不会沉下去吗?”

“不沉。”

“我找您是有点事。”

“说吧。”

“我想听您讲讲道。”

“你想跟我学?”

“嗯。”

“我可没有学位证书给你啊。”老子竟也被自己的幽默折服,笑了,转而道:“我当初在‘镐大’三年,一个研究生也没招。也好,你就是我徒弟了。”

庄子遂也骑上牛,虽说有些超载吧,但好在牛壮健,天快黑的时候,老、庄二人找到了一块绿洲,从此住了下来,开始一对一授课。其实,老子三百多年前出游时就有些顾虑,《道德经》写得太少,虽然分量够是够了,但终究太少。孔丘的著作可足足塞了三马车呢。而且,也忘了写个“后记”说明一下。再就是弟子的问题了,老子没收过几个徒弟。世上传的那些个,也大多是孔丘的弟子,在孔丘手底下混得不好,便“转投”老子门下,回过头来攻击孔丘。其实老子哪里会去攻击孔丘!如今来了庄子,老子也挺高兴,这孩子说话有趣儿。

7

三个月过去了,庄子的课堂笔记记了厚厚七大本。一天早晨,庄子醒来,不见了老子。平时他都是在案上备课的,老子喜欢早起。

庄子急忙跑出来。老子骑着牛,一动不动地坐着,好似一段呆木头。

“庄周,我要走了。”

“师父,可《道德经》我们才上到第六十章啊。”

“剩下的你自己弄吧。我和你苏格拉底、乔达摩师叔他们有约,得走了。”

“那弟子我呢?”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老子说完,“驾”的一声,青牛就小跑着远了,远了。……

庄子还想叫一声,但嗓子干,终于没发出声来。

“庄周,你个挺尸的,人家的男人都从地里回来了,你还睡!”

庄子使劲睁了睁眼睛,睁开了。他看见夫人站在地上,像一只摆开了架式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斗鸡。

“马上起,马上起。”庄子笑着说,顺手便去拿衣裳。他拽了一下,发现不对劲,衣裳怎么还重起来了,怎么还打成包了?

庄子将衣裳打开,里面放着七大卷书,翻开一看,是一些像笔记的东西,庄子只感觉眼熟,被夫人刚才那一惊,梦早忘却了大半。

庄子之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就糊涂了。于是整天就想,想着想着就念叨:

“蝴蝶是我?”

“我是蝴蝶?”

“你是神经病!”

这回,庄子就不准备将梦里的事告诉夫人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

(欢迎扫码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51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