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写作水平的提高真可以立竿见影大师秘笈

发布时间:2018/1/26 23:19:09   点击数:

有读者来信问:

古代科举时代的文学家,他们既考上了进士,又驰名文坛,那他们到底要读多少书呢?考进士至少要背40万字,那么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岂不是要读要背的书更多?

对于这点,记者还没有权威的资料,不好定论,但对于韩愈、柳宗元到底读书多少,曾国藩倒是有些说法,让我们来看看。

经验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择

咸丰九年,也就是公元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在江西抚州,当时正是和太平天国起义军交锋正激烈时,七个月后,他就攻取了安庆,步步逼近起义军的大营。而在这个时期,曾国藩写了一封家书给儿子曾纪泽,嘱咐他要用功读书,这封家书的主旨概括起来就是“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择”,重点在择。

读书要有所选择,所择之书必须是经典,能够对自己品德的养成,专业的培养,一生功业的铸造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了增强择书的说服力,曾国藩举了两个例子,也就是两人的例子,这俩人当然很有说服力,那就是唐朝的文学大家——

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一生重点研读的书有哪些呢?

据曾国藩的研究,有以下几种:

“以韩退之为千古大儒,而自述其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曰《易》,曰《书》,曰《诗》,曰《春秋左传》,曰《庄子》,曰《离骚》,曰《史记》,曰相如、子云。”

韩愈是千古大儒,不过他自述说一生奉行的经典就是《周易》、《尚书》、《诗经》、《左氏春秋》、《庄子》、《离骚》、《史记》以及司马相如、杨雄的文赋。如果将司马相如、杨雄的算在《昭明文选》里,算起来就是八种,真的不多。

而韩愈的《进学解》确实提到这一点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所谓的买书不可不多,那是因为要泛读广读,所谓的读书不可不择,那就是精读。

书很多,真的树立你的世界观,形成你的文风,应该不是很多。

《周易》、《诗经》、《左氏春秋》应该是形成了韩愈的世界观

而《庄子》、《离骚》、《史记》以及司马相如、杨雄则形成了韩愈的文风。

例如韩愈的《原道》,将儒家思想的来龙去脉,传承发展,讲得清晰透彻,这是他读儒家经典使然。

而另一方面呢,他写的《送穷文》、《毛颖传》,将抽象的穷具体为几个鬼怪,将毛笔化身人,这又分明是庄子和屈原的文风。

他写的唐朝名将张巡的传记《张中丞传后叙》,则有着“史记”的文风,

从韩愈的这些代表作来看,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就是这几部作品。

柳宗元一生重点研读的书有哪些呢?

“柳子厚自述其所得,正者曰《易》,曰《书》,曰《礼》,曰《春秋》,旁者曰《谷粱》,曰《孟》、《荀》,曰《庄》、《老》,曰《国语》,曰《离骚》,曰《史记》。”

和韩愈比起来,柳宗元熟读的经典相对广泛一点

儒家经典方面,多了《孟子》,《礼记》,《谷粱》。

诸子百家方面,柳宗元多了《荀子》,《老子》

史书方面,多了一部《国语》。

而比起韩愈来,少了《诗经》、司马相如和杨雄。

这些经典对柳宗元文风的形成,也具有莫大的影响。柳宗元善于写寓言,例如《黔之驴》、《蝜蝂传》,就有庄子的味道。

柳宗元在说理以及制度史方面,更胜韩愈一筹,这和他熟悉《荀子》、《孟子》、《礼记》有很大的关系。

效仿四书五经之外熟读八种书

曾国藩以韩愈、柳宗元的读书经历鼓励曾纪泽,其实也是鼓励自己,此时的曾国藩已经48岁,奔五的人了,又忙着跑军务,却还有一颗不息的读书之心,总想着熟读自己向往的经典,将自己的知识架构再整理一次,因此他给曾纪泽也讲了自己的读书计划。

除了读应试教育的课本“四书五经”之外,他还喜欢读《庄子》、《史记》、《汉书》、《韩愈文集》这四种

十多年以来,一直想要“熟读精考”。

熟读好理解,所谓“精考”就是要仔细研究考据,从中阐发出新的思想。这四种之外,曾国藩还罗列了《资治通鉴》、《昭明文选》、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早岁笃志为学,恒思将此十余种书贯串精通。”

曾国藩的必读熟读书目,是建立在韩愈、柳宗元这两位大贤的基础上的。由此也可见中国古典文化、文学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另一方面却在秉承一些恒定的东西。

体会功课无呆法但许专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固守过去的读书课程,肯定行不通。但是,古人的读书方法和经典,还是可借鉴的,可传承的。

用十多年的时间去熟读一部经典,作为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品德基础,这是古今相通的。

例如《史记》,它在文史界的地位至今都很崇高,可谓无可匹敌,如果用十年时间去研读《史记》,哪怕是其中的二三十篇经典,反复琢磨,那么此人的文化功底和写作能力,也是相当可观的。

用到现代经典和国外经典上也是如此,个人认为,除了熟悉的鲁迅、矛盾、郭沫若、冰心、徐志摩等辈,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作家孙犁的作品,尤其是《白洋淀》一类,如果反复琢磨和推敲模仿,其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说应该是立竿见影的。

国外经典方面,哪怕是汉译本的“莎士比亚戏剧”,如果能熟悉其中的几部悲剧、戏剧,即使对于网络写作,新媒体写作,都会大有裨益,因为莎翁的笔法往往一针见血,叙述中见性情,见哲理,极其合适网络写作。

好吧,赶紧学起来吧

最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







































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486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