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梁冬采访咏给明就仁波切你可以成为梦的

发布时间:2017/12/23 19:16:39   点击数:

这是《梁注庄子》的第68篇读书笔记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去观察自己生灭起来的念头

前几天我去了尼泊尔,采访了明就仁波切。他说关于禅有一个很大的误会,大家觉得我们禅修的时候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念头,让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想,要让自己像一个被牢牢捏住脖子的一个人,似乎这个脖子捏住之后,念头就升不起了。其实这是个误会,当然这个例子是我自己脑补的。

他说实际上所谓"禅"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学会去观察自己生灭起来的念头。观察自己的念头,不控制它,不拒绝它,只是“看到”自己念头的生灭。我们都知道,佛学把这个东西称为“观”,“观”不仅仅是看,而是全然的觉察。

我的青少年时期,经历过的一件特别神奇的学习旅程。我所在的学校,叫北京广播学院,后来跟旁边的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了,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在学校里我们有一门功课叫“数镜头”,是为了成为一个好导演而做的预备练习。

随便打开一段视频短片,比如说一条汽车广告。你可以想象一下,30秒的汽车广告里,一会儿是一个车灯的特写,一会儿是一个轮子快速转动的特写,一会儿是一个远距离镜头,一会儿是一辆车在山峦之间呼啸而过,一会儿是男主角牛逼烘烘地看着旁边的女主角,女主角含情脉脉地把手搭到了男主角的腿上,然后站起来的一个镜头.....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先把声音关掉,去数有多少个镜头。开始时我们通常跟不上那个节奏,30秒的一个短片还没反应过来,就播完了。但当这个片段我们看过很多次之后,我们就学会了一个一个地数,有些时候0.5秒就会闪一个镜头,一个接一个。

我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对我现在来看意义深远呢?那天在尼泊尔听明就仁波切讲观想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早就开始做禅定的事情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用的方法,是看别人拍摄的片段。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安静下来,是可以看见自己的念头一个又一个起来的。有一些可能是带画面的念头,有一些可能是一个想法,有些是隐隐的一股味道,还有一些是某种情绪......

一般的人如果能看到自己在心里涌现出来的画面,就已经很棒了。但如果你能够像一个非常精细的剪辑师或者导演一样,你就看不见电影了。你看见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听见的是此起彼伏的旋律、中间乒乒乓乓的音效声,你甚至能够观想到自己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的情绪反映。

在睡梦里产生奇妙的洞察力

其实,很可能庄子和释迦牟尼,以及其他所有花时间做脑内VR重演的人,就是白日梦观察者。如果你能够做到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能像白天打坐那样看见自己在梦里面的状态,你就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洞察力。

首先,你会意识到这些视频、影像,是黑白的或者是彩色的。其次你会意识到它可能不是线性的图像,可能是几个影像叠加起来的,甚至有些时候是几条故事线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一秒钟以后换成故事线的另外一个镜头,有如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快速地按一个换台键一样。

对于一个接收者来说,他如果经常练习这样看的话,他是不会神经分裂的。他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有不同的故事线的片段拼凑起来的故事。好了,如果你重新变成了一个新鲜人,你变成了一个非常清醒的有觉知的人,开始像看电视那样观看自己内心的种种,觉察到这一霎那间你的影像、脑子里面听到的声音后,当我一开口唱“苍茫的天涯”,马上你会听到后面的内容,虽然我没有唱后面半段,但是你一定听得见后面半段。

你也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比如说你看见一个长得比你丑,比你胖,比你智商低,但是老公比你帅,比你有钱,还对她很好的女人的时候,你能看到自己内心的欢喜(妒嫉)吗?如果你连这个都能觉察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一些的视频、音频、味道、情绪,就像一个又一个涌现出来的文件包,突然出现,又突然被删除了。

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也是有惯性的。现代人已经长时间习惯于换台看东西,长时间习惯于在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44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