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庄子15个成语,天道高远,人心逍遥
不系之舟
出处:《庄子?列御寇》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释义: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感悟:庄子形象地把逍遥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达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无约束的,济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巢林一枝
出处:《庄子?逍遥游》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释义:鸟在树林筑巢只用一根树枝,比喻有居住之地就满足了。
感悟: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所以人贵在知足。
从容无为
出处:《庄子?在宥》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释义:指听其自然,不妄加人为的力量。
感悟:天地看似“无为”,却化育万物。“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大人无己
出处:《庄子?秋水》
“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释义:“大人”指超脱了常人物欲的,道家所说的“真人”。“大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
感悟:众生一体,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人与天道融合,也就是容纳他人,接纳芜杂世俗之事而不会心存芥蒂。
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天道》
“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释义: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形容技术纯熟,运用自如。
感悟:技巧来源于心灵对道的体悟和把握,通常说“以艺求道”,所有技术、艺术最终都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得意忘言
出处:《庄子?外物》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释义:领会了意旨,就不再需要语言。后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感悟:登舟舍筏,得鱼忘筌,一些东西,包括语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达到新的境界,原来的工具就应该舍弃,因为工具仅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断鹤续凫
出处:《庄子?骈拇》
“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释义:截断鹤的腿来接长野鸭的腿。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
感悟:把鹤的腿截短,把野鸭的腿接长,都是破坏了它们的自然本性,对两者都是伤害,腿长的与腿短的都符合自然,都各有所用,人为的改变只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带来危害。
肝胆楚越
出处:《庄子?德充符》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释义:比喻地处很近,但关系疏远,甚至敌对。
感悟:庄子说,如果以“同”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整个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如果以“异”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肝和胆就像楚国和越国一样疏远。
世界到底如何,完全取决于不同的心态和观看方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颔下之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释义:指骊龙颔下的珍珠,比喻难得的宝物。
感悟:龙的颔下有珍珠,取来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是龙的颔下也有危险。世间都是居高位往往高处不胜寒,获厚利常常有灾害伴随,切勿贪慕利益而忘了风险!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释义: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感悟:学习总离不开模仿这个阶段,但是最终要超越这个阶段,比如中国的产品技术不能只是一味地“山寨”,应该创新,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畸人侔天
出处:《庄子?大宗师》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释义:形容为人清高,不合流俗。
感悟:庄子所说的“畸人”是通于天道自然,而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畸人”或许受俗人排斥,却获得了生命性灵的自由与完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交淡若水
出处:《庄子?山木》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释义: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看上去平淡,不求表面的亲近。
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愉快地相互欣赏,忙的时候放在一边,有空的时候搞个聚会,需要的时候打个招呼,朋友就是这么简单。
互动交流资料共享PPT下载
1.加QQ群:精益生产促进中心(群号:)
注:加群回复我是益友
2.加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二甲基亚砜沸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