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草峰居士何旭东作品地坑庄子
我家的地坑庄子
文/何旭东
地坑庄子
是老先人的经典著作
翻开来用心阅读
却也遮挡过四面寒风
凉粉鱼鱼喁游日月悠长
燕面柔柔精道炎黄沧桑
地坑庄子渐渐老去
那些对口相望的窑洞
仍然在唱一首大风歌
释放五千年的古朴深邃
我终身不会忘记
用谷香供养他们
在厚重的黄土歌谣里
有她们为我收藏的口粮
地坑庄子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民居形式,在平凉黄土塬地区分布较广,其中以崆峒区草峰镇的地坑庄子建筑群最具代表性。它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距今已有约年的历史,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在平原地带,无山崖的情况下,于平地开一大方坑,占地3分左右,一般三面开窑,一面开一斜上巷道,成为上下出入之路,俗称洞子。在古代甚至现代,虽然在建筑过程中没有建筑师,但这种建筑非常科学。为了防止下雨时,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都挖有1个或2个渗坑,一般有七八米深,井口直径一米左右,底层铺有50公分厚的炉渣,供存渗雨水之用。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拦马墙,拦马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有儿童掉入地坑院内。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同时村民们还可当作打谷晒粮的“场”。旧时,这种庄子多为原区农家建造,费工费地,易遭水灾。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受现代砖混房屋的影响,使用这种传统居住方式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地坑院被闲置、废弃,数量越来越少。
作者简介:
何旭东,草峰居士,甘肃平凉市人。年元月生于崆峒区佛堂寺,髫龄即喜赋诗讴歌,酷爱书法艺术。平凉农中毕业,遂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特务连,先后荣获21军“一级神枪手”,“捕俘技术能手”证书。自修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受欧阳中石、沈鹏、林岫书艺之霖,历练30余载,形成自己独到书风。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渭州画院副院长;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著作有《崆峒灵澍》、《崆崆灵籁》、《崆峒灵慧》三部曲及《玄鹤崆峒》等问世。由于不断汲取《易经》智慧,更丰富了其诗文的思想性和艺术内涵,成为国内外文学艺术界有影响的学者、书法家及著名诗人。
看赏!
赞赏
人赞赏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