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下

发布时间:2017/8/11 8:16:56   点击数:

傅佩荣

题记:傅佩荣教授祖籍上海,生于年,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傅佩荣教授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的教授,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傅教授的“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推选为最优通识课。

傅教授的学术专长主要是儒家、形而上学、先秦哲学、宗教哲学。近三十年来都在哲学研究,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师从东方美先生,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周易》。50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经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在国学经典诠释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下半场

谢谢大家。

我们谈到儒家思想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第一个问题是你打开《论语》看一遍就会发现孔子觉得自己很委屈,他说没有人了解我。他的学生子贡在旁边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你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这种话是有一些感叹的。有人就要问了,那么多人讲孔子讲了多年,他说没有人了解他,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没有人了解他,后代人了解他吗?我们现代人读《论语》,开始都读朱熹的注解,离现在多年了,朱熹了解孔子吗?朱熹不了解,我讲一个证据。谈到人性是什么?我们现在都说人性本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说人性本善是很大问题呢?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学西方哲学,多年的西方哲学家没有一个人说人性本善,因此就要怀疑了,西方哲学家不用功太笨了,我们还是讲人性本善有问题呢?我在年到美国读书,我到耶鲁大学第一周都拜访了神学院的教授,跟他谈到人生的问题,因为我有基督徒的背景,我说基督教讲人有原罪就问题,而不像儒家讲人性本善,这多好,多么的积极、光明啊!这位教授不太懂中国人说的什么。他只问一个问题,他说你们中国人有没有坏人,这是有的,中国人会不会做坏事,这也会的。如果人性本善的话这个恶怎么来的,一句话问倒了,你不能说人性本善,恶是社会风气太坏了,社会风气怎么来的,是别人造成的,那别人不是本善吗?以前造成的,那以前认不是本善吗,推到最后总要有一个来源,总不能说我们的祖先亚当、夏娃吃的水果吃错了,这是很离谱的。当时他问我说你们恶怎么来的时候,我脑袋里面转了几百转,我也可以问他说,如果你们说人性是恶的,人有原罪的话,请问西方有没有好人,有啊,会不会做好事,会啊,如果人性有原罪,请问善是怎么来的?他肯定会说善是上帝来的,所以你信上帝,这就是宗教信仰,他圆满说明了他的理论。

我们的儒家反而不能圆满说明,宋朝学者说人性本善,那为什么世界上有恶呢?因为有欲望,这样讲就很奇怪,人性不包括欲望吗?他把人分成两半,一个叫做天理,一个加人欲,天理是善的,人欲是恶的,所以我们说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变成很麻烦的问题,不要有欲望,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呢?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研究清楚,我们张口就说人性本善,那恶怎么来的?人家会觉得欲望不是人的一部分吗?没有欲望算人吗?哪里有这样的这些一问就倒的,当时我心里面非常郁闷,从小就相信以为三字经是对的,结果碰到外国人人家一看这是笑话,不能成立的。但是我们现在大家都接受这个,我在到处做演讲的时候最担心的是现在就让小孩背三字经。两个星期以前我在宾馆里面看电视,看了一部电视剧看了好几天,就是《东方朔》,结果那个结局是一个大败笔,前面都很好。东方朔假装死了才能逃回山东老家,他的朋友也被害了,结果东方朔去拜访朋友夫人的时候就看到几间茅舍,夫人在教小孩子念三字经,三字经是明朝的学者编的,结果汉武帝的时候怎么也有三字经呢,这倒错了时代。再过几天你讲孔子的故事,说不一定孔子小时候也念三字经了。三字经里面的第二句话确实是孔子说的,朱熹的注解说孔子讲得不清楚。注解孔子的原文说的话居然说孔子乱讲,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我们为什么要被朱熹欺负呢?让宋朝的学者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呢?人性向善才可以说相近,我今天要解释我的心得,人性不是向善的,孔子、孟子都没有这样说过。

第一个,在《论语》里面孔子公开说你们要做君子的话要有三戒,年轻的时候身体本能冲动,小心不要好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不要好动,老年的时候血气衰了,小心不要贪得无厌。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你不要有任何幻想的成分,你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据,否则这个哲学根本不值得你去读,所以孔子很实在的,说明你这一生都要小心,要修养。在这里就要思考了,什么叫做所谓的向善呢?孟子讲到人性的时候两个字,不是性本善,而是讲三个比喻很生动的,他说人性和善的感到就像水向下流,火向上烧一样,野兽奔向狂野。比如说你看不到人的本性,一个人说话可以口是心非,但是在这样复杂的外表之下有一种叫人性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人性,有这样的特色,就是真诚或者不真诚,人是所有动物里面唯一可能不真诚的,你不真诚的话就只考虑厉害关系,为了活下去,我不用真诚,如果我真诚的话就会发现见到父母亲要孝顺,见到朋友讲道义,做工作尽责任,这叫做真诚。所以人是唯一不真诚的生物,我们跟人接触的时候动物都受到很大的干扰。我小时候看过马戏团的表演,看到狮子跳火圈,请问你看非洲的哪一只狮子是跳火圈的。大象这么大踩在这样一个圆形的球上面,都是被人训练的,动物一跟人接触马上就伤害人的本性,冬天到了,给小狗穿衣服,这将来狗都是要看心理医生的,狗上街一看为什么其他的狗要穿衣服我没有穿,跟人接触以后狗都不正常了。

如果你真诚的话就不一样了,生命由内而发,这是儒家思想,真诚产生力量,力量叫做向。什么叫善呢?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我们讲过哲学就是语言自由,千万不要说谁是好人,如果说谁是好人,我就要问你他在哪一方面是好人,一个好的儿子不一定是好的爸爸,一定好的丈夫不一定是好的朋友,一个好的属下不一定是好的长官?为什么没有善人呢?孔子没见过善人,因为善人需要全方位都做到,不可能,人的时间、力量、有限,思考、判断还可能错误,往往这里做得好,那面就做不到了,到最后人生有许多地方不圆满,这就是人生。所以只有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所以儒家思想里面所谓的善是什么呢?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这叫做善。鲁宾逊漂流到荒岛,最近有这样一个美国电影,是汤姆汉克斯演的。请问鲁宾逊飘到荒岛上之后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题很荒谬的。很多人说他是好人,一只鸽子受伤了他要包扎伤口,这是好人,第二天他把鸽子烤来吃了。如果另外一个人出现的时候就有做好人,做坏人的可能。人的生命有什么特色?他的善只放在人与人之间。每天早晨起来我看到别人我就马上变成儒家,要问我跟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就是靠学儒家才懂得为人处事。百善孝为先,什么叫孝顺呢?我的老师喜欢教我们孝顺父母,老师这样教我们是很好的事,我们请教老师怎么样做才算孝顺?老师说这也不懂吗?听父母的话,做到父母的要求就是孝顺,同学们回家问父母有什么话说,父母说你好好读书,考前十名。我们就问老师了,你叫我们孝顺,听父母的话,达到父母的要求,但是父母都要我们考前十名,那班上只有前十个人可以孝顺。老师没有办法回答这样复杂的问题。老师发了一本书,就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同学们打开一看卧冰求鲤。夏天到了,家里有很多蚊子,孝顺的孩子都脱衣服喂蚊子,蚊子吃饱之后才让父母睡觉,这样的故事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二十四孝的故事变成二十四个笑话。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教条,八股、封建。你叫我孝顺可以,方法是什么?我学儒家之后就有方法了,不但是孝顺,跟别人相处一样,要考虑三点,第一个,我和任何人来往内心感受要真诚,我内心里面跟自己说绝对不能够不真诚。第二,对方对我的期许或者要求要沟通,任何人的来往都有要求,比如说今天请我来我就要问清楚我需要讲什么内容,需要沟通。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比如说我们两点开始,五点要结束,这就是规范,你不能说我今天讲得很开心,各位不要吃完饭了,所以人和人相处是三点,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第二,对方的期许要沟通,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家庭的背景。我父母从上海到台湾前后总共生了7个小孩,我们那个年代生7、8个是很平常的事。我妈妈身体不好,因为小孩多,她工作压力很大,我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常常让妈妈操心,妈妈要养猪、养鸡才能有收入让我们读书,我们放学回来晚了,妈妈就拽下树枝就打。妈妈很辛苦的,她在50岁的时候脊椎骨长肿瘤从此半身不遂30年,我在美国读书回家妈妈躺了12年,第一内心感受到真诚,自己的妈妈躺了12年我当然希望她快乐。第二,妈妈对我的要求要沟通一下,我主动跟妈妈说,我现在生活比较安定了,你要我做什么你会比较开心,她没有想到我们学儒家忽然变得孝顺了。我考虑到第三点,社会规范要遵守,中国人有一个很好的传统,赚钱以后一定给父母一些生活费。这次妈妈没有申请,我主动多给他生活费。我本来以为妈妈会很高兴,因为印象里面妈妈都很吝啬,钱不抓紧就不够用了,我多给她钱她一定会开心呢,没想到她说你给我钱没有用了。钱没有用了,糟糕了,古代有一句话扬名声显父母,在外面有好的名声显父母。妈妈说你有名有什么用呢,别人又不知道我是你妈妈。那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她想到最后说你陪我打麻将呢?这有没有违背第三点呢?我开始学打麻将,学会之后一到周末回家陪父母打麻将,这时候发现妈妈非常快乐,完全忘记自己生病了,比健康的人还有活力。我陪父母打麻将乐趣很有限的,因为只能输不能赢。我了解了父母把我生下来,养大,每星期陪她打一天麻将,输一点钱给他们这叫做天经地义。很可惜父母已经过世了,他们在世的时候一到周末,只要我没有演讲我从来不拒绝,因为我能陪父母只有这样的方法。所以我跟父母的感情在我成年之后越来越好,因为我每个星期陪他们打麻将,他们很开心。

但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不那么容易,我利用周末和父母打牌打了半年,妈妈说你现在不是做教授吗,每星期不是只有8节课吗,那你为什么不每天陪我打麻将呢?这时候怎么办呢?她提出要求,我只有两个可能,第一说不好,第二个说不好,我要说好的话从此以后每天打牌,所以要了解再怎么亲密的关系都有说“不”的时候。你跟一个人的关系再好,你一定有底线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毫无限制的去答应别人的要求。你不管多爱他都是不可能的,我跟妈妈说不行啊,她问我为什么呢?我大概哲学学太久了,想都没想说了两个理由,第一个,我说我们做子女陪父母娱乐我自己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我怎么可以一个人独占呢,因为我有七个兄弟姐妹,不多不少正好7天。第二个理由,我除了是你的儿子之外,我自己另外还有六个角色要扮演,是先生,是爸爸,是老师,是公民,也是朋友。我自己听了都觉得无懈可击啊,这叫做沟通。考虑自己的情况,考虑对方的情况,找一个合理的方式表达,每个人有很多的角色,这样做很合理的。我讲完之后妈妈立刻就说,她说好,以后你每星期陪我一天就满意了,所以人和人相处最重要是找到一个稳定模式,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人和人相处就是这句话,儒家这句话就是我这一生做人处事的标准,和任何人来往都一样,找到一个稳定的模式,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

千万不要幻想六个字,感情越来越好,好到一个时候就要稳定,要找到固定的模式。英国有一位作家,是专门写爱情小说的,里面借着男主角之口告诉女主角说,请你爱我少一点,可是爱我久一点,这句话讲得真好。一个人的感情是有一定量的,你如果说一下子爱得太多,就跟奥运开幕式放的烟火一样,半小时之后就没有了,不可能一直放下去的。所以,总量是一样的,你爱得少一点,爱得久一点,所有的情感秘密都在这里。多少时候我们看到亲情、爱情、友情,爱情很热烈,过了之后船过水无痕。这就是儒家的思想,温和而理性,让你知道怎样自我要真诚,和别人要沟通,了解别人的要求,做不到就说做不到,……(此处缺失)遵守社会的规范,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三者发生冲突的话怎么办呢?要以真诚为主,这是儒家的特色,要以真诚为主。所以我们在念儒家思想的时候常常要记得,儒家的思想谈到人性的时候是把它看作一个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真诚,所以孟子说,天代表整个宇宙,大自然,它是一个真实的版本,春夏秋冬顺序永远不变,白天之后就是黑夜。但是,人不一样,人可以真诚,可以不真诚,所以人生的路是自己想要真诚就是思诚者,到中庸里面说一样的话改一个字,宇宙万物是一个真实的版本,没有第二个版本,没有变化的可能,是一个规则到底。人让自己真诚就是人生之路,同样的,儒家思想就是说你要不要真诚,真诚恐怕很累,很辛苦,尽责任,有压力,但是不真诚的话得到再多有什么意义呢?耶稣说人如果得到全世界,而丧失你的灵魂,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儒家也是一样的,你不真诚得到全世界,那你内心能够平安,能够快乐吗?所以儒家思想为什么很特别?展现出来在政治上有一个最高的理想,一个人学儒家之后就会发现儒家很了不起,孟子说如果让孔子有机会选择的话,要记得让他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把天下给孔子孔子也不要。各位想想看,古今中外人类的历史上,政治方面最高的原则是不是这个?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天下给我都不要,儒家的理想就在这里。儒家为什么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它掌握到,你不能把任何一个人当做手段利用,人和人之间都有平等的尊严和价值。孔子有五年在鲁国做官,有一天回家的时候家人跑来报告马厩被火烧了,孔子就问到有没有伤到人,马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一个国君过世了就说他有多少马,孔子看起来马被烧死不重要,有没有人受伤才是重要的。为什么人那么重要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性,叫做人性向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值得珍贵的,除

非自己放弃自己。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非常珍贵的部分,就是心,这个心看你觉不觉悟,如果真诚,能够觉悟,心就会告诉你人生应该如何,应该孝顺,应该如何,如果不真诚的话就等于让心放开了。孟子说求学和请教的路只有一条,把失去的心找回来。就是真诚,觉悟,良知就产生力量,这样走在人生的路上叫做君子坦荡荡。

我们学儒家思想的时候就会发现作为人要充满自信,什么叫自信呢?我可能很贫穷,但是我问心无愧,我跟父母,跟朋友,跟所有人的关系都适当,都知道分寸。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尊严就有了,不受外面各种利益的影响。所以读孟子的书养浩然之气。学儒家的时候就会发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光读《论语》不够,因为《论语》每一段话都是分散的,散开看的时候找不到重点。所以就要读《孟子》,里面文章的气魄真是看起来会觉得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哲学家,真是让人愉快啊!后代的皇帝都受不了孟子了,要跟权贵说话要先把他看清,不要看他高高在上的样子,为什么可以把他看得清呢?因为如果孟子当了大官我不屑于做,我做的事他不能做到。这种自信出现的时候人的价值难以想象的,孟子思想里面有一段很神秘,他说一个人看到别人所做的事觉得心里很喜欢这个事就是善。第二,自己做到这种善的事叫做真正的人,第三个任何情况之下都做到该做的事叫做充实之后的美,充实之后发出的光辉叫做大,让老百姓受到感化成为圣人。佛教里面最高境界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什么叫不可思议的境界?人的生命千万不要小看他,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面都有非常神秘的地方,精神的层次发展出来的话无法限制它,高贵起来跟神秘一样高贵,这是每一个人在儒家里面得到的肯定。但是我们讲国学还是要分辨一下,我常常说一个人在30岁以前最好学儒家,从小读书都是儒家的方式来教导的,进入社会工作要尽责任了,要把各位的成就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个人有成就,社会发展就越好,这是我的责任之一,这叫做儒家。但是,到了40岁以后一定要学道家,因为人到40岁是中年,就发现善没有善报那怎么办呢?你继续做儒家很累,很辛苦,要学道家。为什么呢?因为道家的观点。我们先讲两句话代表道家基本的立场,再说一句话代表怎么理解道家。就是道不等于自然界,道不等于人类。要进入道家的世界就要常常想道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类,那是什么东西?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面只有两个东西,就是不是自然界,就是人类。我在美国发现西方人研究哲学没有不崇拜道家的,因为看不懂啊。确实看不懂,而且还是英文翻译的,这怎么翻老子呢,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为“道”这个字没有办法翻,只有照音来翻。外国人看到无法用语音来描述的道才是永恒的道,用语言来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他们都知道存在本身是一切的基础和来源,就和上帝一样没有任何人类的语言可以描述,因为人类的语言是来自于人类相对的经验。就像苏东坡说的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解的时候就要问为什么需要有的东西既不是自然界又不是人类呢?因为人类的生命有开始,有结束,自然界的存在有开始,有结束,有开始和结束之物需要有来源和结束。西方的哲学家说哲学起源于惊讶,为什么惊讶呢?万物在变化之中,居然还能继续存在,但是这个存在又没有最后的保障,你今天所看到的花不是去年的花,但是为什么那么像呢?同样称作玫瑰花呢?用玫瑰花这个字所描写的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花,但是真正的花只能开一次,一次就没有了,人类所说花的概念可以普遍适用,请问人类的思想拿掉的话,所有的一切到底是否存在呢?我们发明文字,写的书本里面所写的东西字是不会改的,但是事实上在写的当时和后代差距很大的。我们读老、庄的书也是一样的。所以学习道家首先一定要知道道不等于自然界,道也不等于人类。才能想象什么是道呢?叫做正确的方向。否则很多人研究道家都把道等于自然界,非常可惜,非常遗憾的,把道等于自然界的话肯定就是一种误会。因为老子的书上特别提到自然界四个字“天地万物”,如果天地万物就是道的话何必另外再讲道呢,何必多此一举。

再看,第二怎么去了解这个道家呢?道是一个整体,什么叫整体,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整体,不要管自己现在几岁。这时候就会发现在整体里面并没有四个字叫“得失成败”,都没有了,最近股票大跌,我可以保证在你有生之年,绝对可以看到股票再上到六千点,到时候你就会觉得当初何必担心呢,一千多点的时候你担心,觉都睡不着了,到六千点的时候你也兴奋的睡不着了,过去的担心,将来的兴奋都是空的,从整体来看没有涨没有跌,没有得也没有失,这就是整体观。庄子说有一个人养猴子,到最后没有什么钱了,就跟猴子商量,他说各位我们的食物有限,要分配一下,以后给你们吃的食物,早晨分三升,晚上分四升,各位觉得如何,猴子都很生气,他说好吧,我们改一改,早晨四升,晚上三升,猴子听了以后都很高兴,前面生气,后面高兴,猴子算术太差了吧?3+4=7,4+3=7,那你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快乐呢?人生不是一样吗?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开始得意的时候晚年就不得意了,很多人都希望我最好又能少年得志,又能大器晚成,天下没有这样的事,一个人没有受过挫折的话生命是单薄的。道家思想的精彩在什么地方?让一般人重外轻内,开始慢慢修炼,做到重内轻外。学习道家,到最后有内无外的话就代表你已经学成了。庄子里面怎么描写?天下人都称赞你,不会让你更振奋,天下人都批评你,不会让你更沮丧,我们多少羡慕这样的境界,只要全班同学都说我好,我就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的,同学说我不行我就很沮丧。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当时很好的老师,那个教授修养也有限,因为他是外国人不懂道家。他上课的时候有的时候讲得很精彩,他讲得精彩的时候下课的时候全班鼓掌,他就很得意,看得出来喜形于色,这就很糟糕了,如果不鼓掌的时候他就会很沮丧了,这是相对的情绪,受到别人的干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猴子。所以我们可以操纵别人是通过情绪被别人控制的。

所以我们学道家之后就会发现在道里面是一个整体的世界,所有一切没有得失成败。刚才休息的时候有朋友跟我说,道家好像有一点无为,与世无争,儒家的精神不太一样。我向各位报告现代人最需要的反而是道家思想,因为抑郁症太严重了。日本用两个字来治疗抑郁症,就是“无为”,做该做的事,要有可能,你最好是这样。如果无所事事,上班的时候发呆,说我在无为。无心而为不要把工作的绩效当做成败的标准,努力做该做的事,有时候绩效不是你能够控制的,景气好的时候随便做就有成绩,景气不好的时候再努力几倍绩效也不见得好,所以为什么要受外面控制呢。

我们中国人自己有道家,有时候反而没有好好的欣赏它。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患了抑郁症,你去看他,医院进了病房第一句话要先说有没有好一点,当然没有了,第二句话不要想这么多,第三句话是你看开一点了吗,“我就是看不开”,我们正常人是好意,但是我们问问题的方式他受不了,一个问题本身具有某种目的性就会有压力,我们是好意,结果反而加重了他的病情。所以很多人患了抑郁症很可怜,很少复原的。日本人怎么学我们的呢?他们发明了一种疗法,医院去探望抑郁症的患者,就要做这样的试验:你只要看一本什么书,到病房怎么说Hello就好了,其他都不要讲,坐下来看自己的报纸、杂志、书本,不要理他,病人不讲话你也不讲话,不要主动跟他讲话,三小时过去了,要让病人觉得你在的时候跟你不在的时候一样,等你走的时候就觉得你不在的时候跟在的时候一样。每一个人都这样做,病人居然慢慢恢复跟别人相处的能力,六个月之后很多人痊愈了,可以和别人来往了。而我们自己患抑郁症的患者不靠吃药很少能够稳定生活,道家的思想就在这里,无心而为,做你应该做的事,不要存在刻意的目的。一个学生读书为什么痛苦?是我们有太多的目的。一个学生如果在小学、中学阶段就进入到明星学校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压力。我自己很幸运,我小学在乡下读书,中学是一个私立学校,我考试都名列前茅,我很有自信,我读了辅仁大学,都是第一名,再到台大读硕士生,又去读了耶鲁大学,最苦的是耶鲁大学的四年,那是苦不堪言,那个苦一辈子只能受一次。受了一阵子苦之后,我在耶鲁大学每天读书12小时以上,读了四年,光是外语就考过法文、德文、日文,写报告全是外文,但是你去的时候不能谈条件,人家怎么规定你就要怎么做,你不能说我能不能少学一点,那你干什么来呢?这四年下来是命保住了就不错了,经过这样的检验之后,才能够不卑不亢。一方面不要骄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另一方面不要自卑,因为你经过这样的检验。

这后面才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念书做学问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长期努力,把它当做你的工作来做。当然很多人也质疑,你到处演讲,写文章,出书,哪有时间读书呢?很多人都这样质疑我,我只好解释一下,事实上我们确实有很多时间读书,因为我20年以来都奉行“四不一没有”的政策。第一不碰政治,我从来不谈政治,因为我不懂。第二我在台湾不上电视,第三不应酬,任何人请我吃饭我都没有空,第四各位千万不要学,不用电脑,没有手机。这样我才有时间,除了写文章、演讲之外我都在读书,我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因为这不是我的本行我也不需要。我就专心读我的书,别人找我我就尽量做能做的事,做完之后马上回到书房读书,二十几年都是如此,否则我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书出版呢,你不能什么都要,你必须选择。人生的可贵就在于必须选择,你选择什么就不要后悔,就不要抱怨,就接受你选择的结果,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羡慕别人也不能成为别人啊,徒然让自己伤感而已,那就要练习喜欢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故事,一个将军和他的秘书,他们俩个从小是好朋友,将军很得意,你现在是我的秘书,我现在是你的领导,这个秘书说我想了很久,做你好还是做我好呢?我想还是做我自己比较好。很有道理的,我跟我自己周旋了一辈子,我很习惯自己,很了解我自己,所以还是做我自己比较好,我为什么要羡慕别人呢,你只看到别人的成功,你没有看到背后付出的代价。让你做别人你恐怕还觉得人生更没趣了,这就是道家的思想,尊重每一个个体。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道,道无所不在,因此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欣赏。所以庄子会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间、宇宙万物都美得不得了,不用说话,就看你会不会看了。花有花的美,叶子有叶子的美,如果你认为中国美好的风景在九寨沟,那你一年能在那里呆几天呢?所以你要练习道家,任何地方都是美好的风景。九寨沟跟在北京看的一棵树一样的美好,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眼光了。苏东坡说凡物皆有可观,凡有可观即有可乐。人类所造的房子有些很丑陋,但是不要忘记它旨意存在,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条件,它也照样可以欣赏,这就是道家的思想,让你感觉到深刻的美,人只要觉得美的话对现实环境的压力很可以化解,很容易消散。我们学儒家从真诚开始建立自信,学道家从智慧、觉悟让你感觉到自在,有自信,也能自在,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平稳吗,对于人生来说不是非常的理想吗。有些人说我年纪大了怎么办呢?到50岁以上就可以学《易经》了,分两套思想,一套叫做义理,学《易经》教你怎么做人处事,这是义理部分,另外一半讲像术,就是占卦,这是不是迷信呢?绝对不是迷信,也不是算命,但是很可惜《易经》都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这是我们自己祖先的智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问出来你心里面的疑惑。里面说当年纪大的时候,老师不在身边,也没有保护者,这时候学问占卦就好像你的父母亲一样,向它请教,我有真正的疑惑该怎么办,按照这样的方式一占卦答案就出来了,出来之后怎么解卦那就要学一辈子。任何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先占卦,占卦之后就发现确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事后验证都是正确的。但是占卦有它的原则,第一不诚不占,第二个不易不占,第三个不疑不占。没有诚信不要占,易代表正当性,不能占卦别人的秘密,第三,没有真正的疑惑不要去占。比如说我今天出门来会场的时候我当然没有占卦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没有什么好疑惑的,好好准备你要讲的内容,这何必要占卦呢。我有一些朋友,每天出门要算一下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到最后变成出门先迈右脚改变迈左脚。《易经》是让你知道全方位的思考,用一句话来说是有意义的偶然。人生就是有许多偶然所构成的,这些偶然称作有意义的偶然。同时发生的许多事情没有前后因果关系,是同时发生的,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感应。所以古代人常常讲,出门碰到喜鹊叫代表今天有好事,出门碰到乌鸦叫代表今天要倒霉,后来发现果然有这样的现象。说明宇宙里面许多力量是有感应的,是相通的。

我自己讲一个不太适合的例子,很多人都喜欢听不太适合的例子。我父母过世以后打麻将也变成我的娱乐之一了。我只要跟朋友约了打牌我就知道今天会输会赢,我走到巷口一辆全新的计程车过来我就知道今天会赢,运气太好了,全新的计程车等着我,我走到巷口等了五分钟来了一辆旧车,就知道今天糟了,只能希望另外一个人运气比我还差了,这是心理暗示。这是一种心理暗示,更多的是老师教你的,父母跟你说的,你在报纸上看到什么新闻,人类的心里本来就会接受很多暗示,这是偶然的,但是这是有意义的偶然,这构成我们生命里面最基本的条件,让你去做某些事。所以在学《易经》之后归结为三点,第一,要培养德行,只有德行能够跟别人不至于互相竞争冲突到严重的程度,因为德行跟别人心意相通。第二,要培养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第三,要培养智慧。所以德行、能力和智慧是研究《易经》最后三个总结式的要求。所以我们讲中国的国学从儒家到道家最后到《易经》构成一个圆满的系统。

所以我们今天谈哲学,人生,我们在文化领域有物质层次,有制度层次还有理念层次,儒家和道家、易经都是理念的层次。我们今天谈国学千万不要幻想穿上古人的服装,这是没有必要的。你既然这么喜欢这样服装为什么不坐牛车、马车呢。第二不要羡慕古人的制度,同时,要抱有我们的理念。这些对我们的人生我相信会有正面的启发,我所做的报告到这里告一段落,谢谢各位。

于冰:回顾一下傅教授的演讲,可以用出世的哲学做入世的哲学,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商界的精英,听了傅老师的精彩演讲之后会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启发。哲学的本质在于爱智,就是爱好智慧,在智慧的过程中一定少不了问答的环节,下面进入精彩的问答环节。

提问:您好傅教授,我听您讲到儒家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要温和、理性、和谐地相处。现在很多人有一种疑惑,儒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使中国人的性格偏于保守,这是不是也是您上一节讲到的中国并没有萌生现代的科技,这对于现代科技是否有影响呢?

傅佩荣:这是很好的问题,中国的科学之所以没有在年之后继续领先,是因为它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中国能够一度领先世界它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完整的帝国,缺点在于政治过度干涉,所以很多帝王上来的时候都立法,把天文学当做一个政治工具来利用。所以讲的科学都是怎么样盖长城,怎么样修运河,而没有就科学本身实事求是来做纯粹理论的研究。

儒家对于我们性格的温和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作用当然有,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整个历史上多年,叫做年的政治都是秦始皇的政治,年的学问都是荀子的学问,真正的孔孟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孔孟的思想其实很有创造力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老师每天看旧的材料要有新的体会才能当老师,这里面是说创意。儒家思想是非常活泼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后代用四个字来说叫做“扬儒阴法”,一般老百姓的思想往往受到压制。这是讲到中国人是不是受到儒家的影响以至于显得比较保守,一个古老的民族,因为它古老所以往往会有保守的倾向,这是可以理解的,这里我没有办法做更深入的分析,只能淡淡的说明,谢谢。

提问:傅老师您好,在上一节课中您提到闯红灯的例子,就是不遵守制度的现象,现在企业经营中都提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涉及到某些规章制度的内容。如果将哲学与人生的主题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话,在企业应该怎么做更好地把企业文化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

傅佩荣:刚才讲到文化三个层次就可以说明,文化有物质方面的条件,还有制度,上面还有理念。提到企业文化怎么样用制度作为赏罚的标准,在制度方面做很清楚的规范,让员工知道赏罚的标准是什么,违规的话一定要接受。理念就是我比较强调的核心部分,我们这个企业生产效益属于物质方面,有制度所以才会有企业结构,可以稳定的长期发展。上面有理念是比较高的层次,企业和人性的需要要配合起来,所以我建议企业的文化理念应该以儒家为主,每一个人都真诚,了解对方的期许再加上社会的规范。因为儒家强调人和人之间有适当的关系可以长期维持下来,也可以让人性的需要正常的发展。高层领导阶层必须要学道家,基层员工学道家不太好。学道家看透,看开了那怎么行。最高层要学《易经》,我一个朋友是一家电子公司的总经理,学了《易经》之后宣布每天可以有一个同事和总经理谈问题,可以占卦,之后员工心里想什么都知道了,这是比较有趣的例子。

提问:傅教授您好,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进步的,是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我想知道咱们哲学是怎样发展的,它有什么样的规律,我们今天谈哲学回头去看尼采,黑格尔,看多年前的孔子,我想知道它的未来是怎样发展的,进步的基础是什么?

傅佩荣:哲学基本上是给你思考的架构,有这个架构之后,几千年下来都是一样的,因为人的思考模式是类似。把人的文化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跟身体有关的,叫做器物,第二是制度,第三是理念。科学发展进步针对的是器物,科学再怎么发展还需要人际关系的处理,这就是要有制度,要有明确的规章。还有理念,发射火箭你心里在想什么,是说人定胜天吗,还是说人和自然界要保持一种关系,这是很重要的,没有掌握最上面那一点理念的话,科学越来越发展对人类来说可能造成灾难的。人类发明科学技术本来是为了帮助人们生活的,最后反而被技术所控制。如果现在有人可以把电脑停掉,您还能生活吗?手机打不通,电脑也打不开,多少人就陷入慌乱之中了,你反而被科学控制了。所以你刚才所提的问题,哲学属于理念,没有什么进步和不进步的问题,哲学没有好坏,只有高低。高低什么意思呢?低的哲学所能解释的范围很窄,高的哲学可以做全面的解释。大哲学家有三个特色,第一个澄清概念,他的概念全部自己加以定义,不再用别人的概念,第二设定判定,第三,建构系统。儒家和道家都属于大哲学家的水平,孔子谈人和自然界,孔子的思想观念是五十知天命。道家不是自然界,道不是人类道是大系统最后的根据。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样的,只要是大哲学家都有这样三个特色,所以很难说哲学有什么进步。西方人也承认,多年的哲学老师都是伯拉图的注解而已。今天在这个时代,讲儒家、道家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保守、落后。在哲学的世界里面,人类自古以来都一样,比如说现在信仰宗教,太老了,我不要老宗教,信一个新的,很可能是上当的。谢谢。

提问:傅教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您刚才说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不要以人为工具,不要拿人做手段,我是处在一个商业企业里面,平时是做贸易的,也带领一个团队。我有一个困惑,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在管理过程当中,在经营当中可能经常会有一些手段,把人作为工具或者拿一些数来做工具,甚至有利益上的平衡,或者跟某些人谈判、博弈。刚才您讲到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易经,事实上都是讲一个人如何达到内心的平衡,如何约束自己的内心,或者说释放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这两者之间,就是现实生活和一个人内心的世界怎么能够取得平衡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我一直比较好奇的就是蒋介石先生他的名字叫蒋中正,您能不能解释一下中和正的意思?

傅佩荣:第一个问题是提到手段和工具的问题,我们借用康德的话来说康德在西方有一个错号叫做住在呵尼斯堡的中国人。他讲过一个观念,以前西方都以宗教作为道德基础,他说要以道德本身找到理性做基础。西方人有道德,因为他们信仰上帝,所以有道德。康德说你现在有道德,不用信仰上帝,因为你有道德,因为理性给自己立法,我是一个人我有理性,我有理性就会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做。提到人与人的关系,他说过不能只把别人当做手段,而不同时把别人当做目的。当我利用你的时候我同事把你当做目的来尊重,我现在坐计程车,司机是我的手段,我利用他回家,司机是一个人,他跟我说,最近生意不好,我心里想工具怎么可以讲话呢?我不能这样想的,我也是他赚钱的工具。人与人相处,西方的学者像康德—说的话就是参考,不可以只把别人当做手段,而不同时把别人当做目的。

第二个问题,提到蒋介石的名字,他的名字来自于《易经》,雷地狱里面提到七介如石。中正两个字在易经里面每隔两、三页都有。他取介石这个字后面引申出来是万夫之望。很多人取名字都从古代经典里面取的,他是从这里面取出来的。谢谢。

提问:您好,您刚才提到你眼中的忠和孝有三个方面,第三方面是社会规范要遵守。这一点我要请问,社会是一直不停发展的,这个社会规范也是根据社会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之前我们所认为的一些规范和道义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并不是那样的,可能是一些糟粕,而当初激烈反对社会规范的人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们可能活得非常精彩。而现在社会大家对于规范的理解每都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您怎样看待这种遵守规范和人性之间的平衡和矛盾呢?

傅佩荣:很好的问题,我们从刚才讲的三点就可以回答了。以前很多人批判规范他们活得很精彩,因为这些人活得很真诚。内心感受到真诚,对方期许到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三个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真诚为主。儒家思想就是要以真诚作为观点,你只能按照你所知道的规范来生活。你发现错的时候立刻改,真诚就是让自己不断的改善。所以对于规范来说还是以真诚为主,必须要真诚地面对,要负责任地面对。如果觉得规范不好,当然起来抗议,要改革啊。

提问:我们回到几千年前看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经过这么漫长的时间,我们还没有重新审视哲学的创新。回到整个人类历史一直以来都没有这样一个人,真正这几千年之内创新一个哲学或者认识这个哲学重新跟庄子或者孟子、孔子建立冲击,哲学的终点在哪里,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有进步呢?

傅佩荣:在理念的层次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的问题,光是几句话实践的时候就需要一辈子来验证。大哲学家往往在古代出现,是因为古代的干扰比较少。现代人要做大哲学家很困难,像我念完几种语言就觉得没有什么兴趣了,因为读书太多之后,反而很难做单纯而深入的思考。古代的哲学家,前面的人少对他来说反而构成了条件。这个问题很好,一直存在。努力在某一方面稍微调整,设法让这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想法。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费用
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323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