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梅庵琴社琴曲西麓堂琴统bull
琴曲
西麓堂琴统?列子御风
打谱研究
二、琴曲背景的分析
2·1
《列子御风》的典故来源
《列子御风》的故事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然而年代较早较为可靠者,主要来自《庄子》和《列子》。这两部书同为道家经典,总体反映了虚静纯一的思想,其中的角色形象主要为哲学问题所服务。我们在学习琴曲时应当同时了解这些典故,以此来丰富认知,将这些典故所反映的思想作为指导,努力体会其中乐趣,可以更好地弹出感情。
2.2.1《庄子》中的寓意
“列子御风”这一典故最早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
本篇名为《逍遥游》,是《庄子》全书的精髓,开门见山的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2]此处描述列子文墨不多,仅仅四五十字,这样略带性的一提的性质似乎只是作为陪衬事例,目的是引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2]的至高境界,但我们还是能看到俨然一位高深莫测在世真人形象。
2.2.2《列子》中的寓意
《列子·黄帝第二》也有“列子御风”之记载,更为详细,讲述了尹生向列子学习御风飞行的故事。相较《庄子》,《列子》中关于列子御风事迹所反应的思想则更为丰富。
其中,《列子》中很特殊地反映出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可以用“境界”来表述:第一重境界为“不念是非不言利害”,第二重境界为“敢念是非言利害”,第三重境界为是“非利害与否已无区别”。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考通过两次转变,将“动、静、动”三个基点联系在了一起,表面上看是还是回到了原点,但每一次转变所带来的变革力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达到了如《庄子·大宗师》里“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效果。
《列子》中的“三境界”思想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观,这种否定观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哲人也喜欢借鉴阐发类似的观念。宋代青原行思和尚曾提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参禅三境界之说为世人熟知;近代王国维先生是“境界”说的集大成者,他的《人间词话》借用了三句古典诗词来说明“立、守、得”人生三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近代鲁迅先生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渗透进小说中,显然受到了这样“三境界”思维的影响。
2·2
琴曲作者
最早记载此曲的《神奇秘谱》解题写道:“臞仙曰,是曲者,毛仲翁取列子黄帝篇‘御风拟神游六合’所作,其趣同。”[4]提示了作者为毛仲翁,在后来的《真传琴谱》《玉悟琴谱》《藏春坞琴谱》等谱籍也都默认了《列子御风》为毛仲翁作。而本篇打谱选择的《西麓堂琴统》版本,将作者认定为:“毛敏仲所作,自云平生精粹在此,盖取诸列子御风之意,亦刘氏所传,其来远矣。”[5]
关于“毛仲翁”和“毛敏仲”两个身份,《圣贤名录》记载:毛仲翁,宋人,作《列子御风》《山居吟》《古涧》《松山》《晏水》《慨古引》《隐德》……毛敏仲,元人,作《樵歌》《塗山》《庄周梦蝶》《幽人折桂》《佩兰》。[6]
杨天星先生在《琴人毛敏仲考》一文中指出:毛仲翁与毛敏仲其实为同一人,“仲翁”可能为毛敏仲的别号。《圣贤名录》错误较多,带来了极大的误导。所以,琴界都倾向于认定本曲的作者为毛敏仲。
可惜也正如《西麓堂琴统》所说,“其来远矣”多不可考。历史中的毛敏仲只留下了一个介绍,只知其人曾与杨缵以及郭楚望学琴,并参与编辑南宋著名琴谱《紫霞洞谱》。除了《列子御风》以外,毛敏仲还有《山居吟》《樵歌》《禹會塗山》《庄周梦蝶》等琴曲记载在琴谱中,然而弹的人较少,等待着琴人继续发掘。
2·3
谱本差异
古琴谱籍中收录《列子御风》的一共有四十几本。其中,《梧冈琴谱》《琴谱正传》《琴苑心传全编》三部琴谱称作《御风行》,《浙音释字琴谱》《文会堂琴谱》称作《列子》,《古音正宗》称《列子御风行》,多多少少存在着异名现象,但都曲调类似,确实是同一曲子无疑。最早记载此曲的是年明朝臞仙所编的《神奇秘谱》,风格最为高古。本曲选用的谱本为年的《西麓堂琴统》,这一版本相较《神奇秘谱》曲调柔和了许多,偏声4、#4、7的运用较少,可见是经过大量精心修改而成。不过《西麓堂琴统》的风格与《神奇秘谱》大体还是相近的,虽然晚了一百年,但大致还是能看出来变化关系,故可以视为同一时期的琴谱互相参校。而且该谱收录了篇琴曲,种类繁多,其中吸纳了很多宋代珍贵乐曲,光从量上看堪称明朝的琴曲宝库。这两本琴谱给后人带来的影响很大,后世很多琴谱都有借鉴的痕迹。
此曲大多为十段,段标题最常见的是年《神奇秘谱》,随后的年《风宣玄品》、年《太音传习》、年《龙湖琴谱》、年《重修真传琴谱》、年《真传正宗琴谱》、年《太音希声》等也大多原封不动地采用了《神奇秘谱》的分题:
一、凭虚驭风;二、俯视寰壤;三、渺焉六合;四、不知风乘我;五、不知我乘风;六、志在冲漠;七、神游太清;八、长啸空碧;九、振衣罡飙;十、兴尽而返。[4]
而本篇《西麓堂琴统》采用的段标题与《神奇秘谱》略有不同:
一、振衣凌风;二、旷瞩寰壤;三、渺焉坱圠;四、不知风乘我;五、不知我乘风;六、神游太清;七、俯吸沆瀣;八、长啸空碧;九、随风迅征;十、遗世独立。[5]
我们能看到,《西麓堂琴统》另立新标题,可能是来自于更早的琴谱,也有可能是出自琴谱作者汪芝个人修改,但《神奇秘谱》本与《西麓堂琴统》本的分题都具有画面感,描摹出了飞翔的场景,与琴曲段落风格相合,这几点是殊途同归的。
未完待续......
如有谬误,敬请指正!
作者简介
未央:吴人也,江左人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情字难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