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
河神说:“那么为什么还以道为贵呢?”
北海神说:“认识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了应变,明了应变的人不会让外物伤害自己。有最高需要的人,火不能烧他,水不能淹他,寒暑不能损伤他,禽兽不能侵害他。并不是说他迫近它们而不受损伤,而是说他能观察安全和危险的境地,安心于祸患和幸福的情境,进退却很谨慎,所以没有能加害于他的。因此说:‘天机藏在心内,人事露在身外,至德在于不失自然。’知道人的行为,本于自然,处于自得的境地;时进时退时屈时伸,这就返回了道的中心而谈论了理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