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秋水六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

发布时间:2020/8/15 21:18:41   点击数: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庄子》秋水原文: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

解释:河伯说:“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不该做什么呢?对于辞让、接纳、取向、舍弃,我终究将怎么办呢?”北海神说:“用道的观点看,什么是贵什么是贱呢?贵贱是相互转化的;不必束缚你的心志而与大道相背离。什么是少什么是多呢?多少是交替演变的;行事不要偏执一己之见,免得跟大道不相一致。

点评:世上学问繁杂多样,各执已见,争个不停,古有百家争鸣,今天更加让人眼花缭乱。对于辞让、接纳、取向、舍弃,我们该怎样取舍呢?何谓贵、何谓贱?两者是相互转化的。何为多、何为少?多少是交替演变的。我们不应该沉浸于一己之见,而应该合道而行,不要与天地规律德性相背离。

《庄子》秋水原文: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

解释:端庄、威严的样子像是国君,对待天下苍生没有偏私;优游自得的样子像是祭祀的社神,对祭祀的人们没有任何偏颇;宽广无边的样子像是通达四方而又旷远无穷,没有界限;兼蓄包藏万物,无所偏颇?这就称作不偏执于事物的任何一个方面。

点评:这里说明什么呢?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心胸宽大、包容万物,这是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对待天下苍生没有偏私,不能按照亲疏关系论资排辈;对祭祀的人们没有任何偏颇,不能因为别人祭祀多少而有所偏颇;宽广无边通达四方,包容万物,让天地万物自由自在的繁衍生息。当然这里的包容万物是有条件的,是包容一切合道而行的万物,至于背道而驰的人和物,必然要让它们灭亡。

《庄子》秋水原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解释:宇宙万物本是一样的,谁短谁长呢?大道没有终结和起始,万物却都有死有生,因此依靠一时的成功。大道一虚一实的变化,没有不变的形态。岁月不可以挽留,时间从不会停息,消退、生长、充实、空虚,宇宙万物周而复始的变化。明白了这些,才可以谈论大道的准则,评说万物的道理了。万物的生长,像是马儿飞奔车儿疾行,一举一动都在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迁移。应该做些什么呢?又应该不做什么呢?万物本来就在不断变化!”

点评: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是道家文化的世界观。宇宙万物本是一样的,谁短谁长呢?谁大谁小呢?那就看看参照物是谁。天地大道(规律)没有起止,天地万物却有生死变化,消退、生长、充实、空虚,宇宙任何东西也摆脱不了这种法则。太阳、地球也是有周期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都是天地大道在社会现象的具体反映。

不明白这点的人,有什么资格谈论大道呢?不讲实事求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人,有什么资格评说万物的道理呢?儒家崇尚周礼,这是不懂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几百年前的周礼制度怎么能解决社会问题呢?我们能用明清礼法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人要么愚昧要么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人为什么会抨击诋毁商鞅和韩非呢?这些人要么愚蠢要么是诋毁法制,当时的具体条令肯定不能用在今天,因为社会在发展,万物在运动。

当今社会,真理恐怕就是马列哲学了,它的很多的观点源自道家文化,源自对天地大道的一种思考,这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在中国茁壮成长的根源。宇宙万物本是一样的,谁短谁长呢?谁大谁小呢?这不是相对论吗?万物的生长,像是马儿飞奔车儿疾行,一举一动都在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迁移,这不是天地万物的运动论吗?中华民族一定能崛起,也必然能崛起,因为我们有真理存在的肥沃土壤。

巍峨的远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81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