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榜样青春中南大ldquo阅读之星r

发布时间:2019/7/10 20:13:13   点击数: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

让人得到智慧启发

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

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

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

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

在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的新时代

当代大学生更应成为全民阅读的

先锋队和主力军

弘扬时代精神知古鉴今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读书月活动中,图书馆统计了我校年度图书借阅量排行前十的读者,分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教师共三十名,评选为图书馆年“阅读之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阅读故事。

1

李玉浩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级新闻学硕士

年硕博士“阅读之星”TOP1

年借阅量册

李玉浩,蝉联年度、年度硕博士“阅读之星”两届冠军。他偏爱文学类书籍,虽然面临着论文写作和寻找实习单位的压力,但他仍然坚持每天晚上到图书馆看书,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便借回去细细品读。学长荐书区也是他常去的区域,曾经在那里待了一下午一口气读完了《动物庄园》。他认为读书并不需要固定的场所和时间,只要想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因为是兴趣所在,自然不用给自己设限。当被问到如何平衡读书与专业学习的时间时,李玉浩表示不可能一天所有时间都拿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十分重要。他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趁着学生时代,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多读书,读好书。

1、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推荐理由:本书将季羡林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写的日记,照原样,一字不改地呈现给读者。读此书,可能会对个人的学习、生活、未来有所启发。

2、君特·格拉斯(德):《剥洋葱》

推荐理由: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主要记述了作者12岁到32岁的经历和思索。回忆就像洋葱,每剥掉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忘却的事,层层剥落间,会看到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然后再往前行。

3、康桥:《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推荐理由:本书是内山完造关于中国的著作文集。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朋友,曾多次保护鲁迅。书中真实记载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市井百态,也有作者对当时中国文化、社会现状及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2

陈越洋

金融学院级金融学硕士

年硕博士“阅读之星”TOP2

年借阅量册

陈越洋,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他分外珍惜最后的校园时光,几乎每周都来图书馆,抓紧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陈越洋最常去的是综合阅览室三,那里陈列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心头好。他与我们分享了他找书的两个秘密基地,一个是学长荐书区,经常给他带来意外的收获;另一个是在自助借还区翻阅别人归还的书,遇到感兴趣的便借走细细品读,这种选择的随机性会让他发现许多好书。他特别赞扬了图书馆的国泰安数据库,对他的论文写作和专业实践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读书方面,他希望师弟师妹们不要局限于本专业的著作,而是广泛阅读各领域的经典作品并积极归纳总结从而融会贯通。他认为,读和写是两码事,除了通过阅读进行自身的知识输入,还要重视信息输出,练练文笔,他的方法是在Word文档中摘录书籍关键信息、撰写读后感,方便自己进行回顾。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推荐理由:《庄子》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从文学上来看,想象力丰富,所创作的寓言故事鞭辟入里,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从哲学上来看,所谓庄子逍遥游,即便你不赞同他的哲学主张,也会被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所感染,在困惑焦虑时翻一翻堪称解压神器。

2、温铁军:《八次危机》

推荐理由:本书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的八次经济危机及其化解。作者一贯坚持去意识形态化的研究,注重解构现代化,并提出了“成本转嫁论”,他所做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本国历史、分析世界格局变化都是大有裨益的。

3

李嘉智

公共管理学院级硕士

年硕博士“阅读之星”TOP3

年借阅量册

李嘉智,十分注重利用零散的时间来阅读,尽管研究生期间课业繁忙,但他认为坚持阅读十分重要。他习惯在上午课程结束后先看一会书再去食堂,既避开了食堂的拥挤时段,也可以利用教室里较为安静的环境;外出的时候,时常在包里放一本书,比如在地铁上,就可以利用短暂时间来阅读。在找书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会结合检索系统和直接翻阅两种方式,完成检索后再去阅览室找到某一本书,然后会把书架上周围同类的书都看一下,比较一下有没有更加合适的。李嘉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书籍的呈现形式,自己更偏好纸质图书。李嘉智希望师弟师妹们能珍惜图书馆资源,进行高效充分的利用,不要规定自己一定要读什么领域的书,不排除阅读各种类型的书,能对自己的知识有所丰富或让自己得到一定的享受就足够了。

1、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推荐理由:本书刚开始看会觉得有点不太易读,但越往后越觉得写的不错,会引导读者思考焦虑的来源,并且提供了在心灵和行动上的解决办法。

2、汪曾祺:《汪曾祺生活美学》

推荐理由:汪曾祺有好几本书都是关于美食、自然的小短文,这只是其中一本,适合休闲放松的时候读一读。

4

刘阳

法学院国际法学级博士

年硕博士“阅读之星”TOP5

年借阅量册

刘阳,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刘阳具备严谨的科学素养,面临着较大的科研压力,她坚持每天上午都在图书馆看书,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娱乐时间,除了吃饭和午间、晚间休息,其余所有时间她都用来写论文、读专业相关书籍,抓紧每分每秒充实自己。刘阳坦言,由于市面上的书籍售价越来越昂贵,她的阅读量又很大,所以她所读的书有80%都是从图书馆借阅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基本能满足她的科研和学习需求。由于国际私法的研究需要大量外文资料,她特别感谢学校图书馆购买的丰富的外文数据库,为她的专业研究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刘阳表示,由于博士三年可能是最后的能把全部精力用来阅读的时间,而且毕业后即便想读书都没有这样便利的资源了,所以尽管这段时间读书特别累、特别辛苦,但她很珍惜,她也同样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宝贵的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多读书、读好书。

1、向在胜:《欧盟国际民事诉讼法判例研究》

推荐理由:向在胜教授用大量案例解析的方式,清晰地呈现了欧盟国际私法的全貌,为我们国内国际私法学者了解欧盟国际私法提供了重要指导,而且从书中也能学到国际私法案例研究方法究竟应怎样操作、应从哪些方面展开。

2、汪金兰:《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私法公约及其实施机制研究:以海牙公约为例》

推荐理由:汪金兰教授对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中所有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公约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分析,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所有的儿童权利保护国际私法公约,分析透彻,对了解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公约具有重要帮助。

3、白建军:《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推荐理由:白建军教授的这本书提到了各种实证研究的数学分析模型。关于实证研究,作者将其比喻为:既要拿鞋找脚,也要拿脚找鞋。

5

于井远

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级博士

年硕博士“阅读之星”TOP8

年借阅量册

于井远,财政学级博士,喜欢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他告诉我们,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不同于本科阶段,现在基本上白天、晚上都在准备论文、读书,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自己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资料。他现在主要阅读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和经济增长类的书籍,一般会先通过图书馆借阅,在看完之后觉得很不错或有必要收藏的书籍,会选择自己购买。他常用的图书馆数据库有CNKI、EPS、读秀和国研网等。于井远认为,书到用时方恨少,希望师弟师妹们以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多读书,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广泛地涉猎,进行知识积累,不要轻易地虚度了这段光阴,无论以后用不用得到,这都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1、巴罗:《经济增长》

推荐理由:这一本是讲述经济增长的经典书籍,在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之余,此书对我们理解宏观经济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可以说,经济学领域研究者人手一本也不为过。

2、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布兰查德是当今著名的经济学家,该书系统性将宏观经济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来讲述,描述了较为基本的事实,结构非常清晰,而且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非常著名的一本书了。

6

王坤

哲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级本科生

年本科生“阅读之星”TOP1

年借阅量册

“从有目的的阅读开始,养成阅读习惯”是王坤开始阅读并爱上阅读的秘诀。他的读书过程,经历了对游戏的放弃和痛苦的挣扎,但他终究在专业学习的要求和自我兴趣的培养中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阅读。王坤认为,要通过读书形成自己的思考跟辨别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唯分数论,那样得到的结果可能并不好,读书并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会有更大的收获,因为往往那些对自己而言印象最深的书,都是一些没有看懂的书,这些书籍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列奥·施特劳斯(美)《自然权利与历史》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钱穆《国史大纲》

7

张伟民

金融学院保险专业级本科生

年本科生“阅读之星”TOP3

年借阅量88册

张伟民自幼热爱读书,从小时候学习写字认字开始,爸爸妈妈就教他看《人民日报》,等上了一年级,又鼓励他每天傍晚念唐诗,久而久之,他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书也成了他的习惯,而且所选书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读书方面,他建议大家要多读一些不同领域的书,不能局限于本专业或者自己喜欢的书。因为不同领域的作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写作风格都十分不同,会给人带来崭新的阅读感受。对于大学生活,他建议大家多出去走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谭维四《曾侯乙墓》

马宏杰《最后的耍猴人》

迈克尔·波伦(美)《杂食者的两难》

8

聂焱红

金融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级本科生

年本科生“阅读之星”TOP4

年借阅量86册

聂焱红是一个文静内敛,喜欢文学的女孩。她认为,读书可以给她带来情感上的共鸣,有时候自己会陷入焦虑和低落的情绪中,通过读书会发现以前某个时刻某个人和自己有过一样的心情,遭遇过同样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书中得到了印证。前者让她有片刻舒心,毕竟这世间困难并没有让自己一人承受;后者会让她很欣喜,如此享有盛名的作家和自己的所思所想竟然有相似之处,会有思想上的共鸣。另外,对于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译本十分重要,因此要选择高品质的译本。她曾经因为被译者的文笔吸引,从而去进一步了解这个译者,顺藤摸瓜地找到了这位译者的其他作品。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做延伸阅读,对这本书的作家、译者等相关的文学知识深入挖掘,这样长此以往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知识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康拉德(英)《康拉德小说选》

安德烈·纪德(法)《伪币制造者》

郑永慧《梅里美小说选》

9

陈朗

哲学院社会学专业级本科生

年本科生“阅读之星”TOP5

年借阅量84册

陈朗是一个从小就被鼓励着阅读的男生,爱看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类图书。他爱看书,从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即使正在备战考研,他也能很好地完成复习备考与阅读之间的时间分配。于他而言,阅读其实和复习备考或者专业学习并不冲突,尤其在学习方面,眼光不能太狭隘,不是只有刷题和看教材是学习。人文社科类的经典图书数不胜数,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习惯把阅读文学类书籍当成一种消遣放松的方式,释放复习备考的压力。谈到读书与大学生活,陈朗建议师弟师妹们坚持阅读习惯,告别浑浑噩噩,用热情培养兴趣。

伊塔洛·卡尔维诺(意)《看不见的城市

西敏司(美)《甜与权力》

10

刘秀之

哲学院社会学专业级本科生

年本科生“阅读之星”TOP6

年借阅量83册

印象中,社会学专业的同学阅读量总是很高,刘秀之同学也不例外。在繁重的学业和社团工作之余,她习惯于选择一本喜欢的书籍度过空闲。每周打卡图书馆三次左右的借书和看书频率,让她早已熟悉了书架上那些喜欢类型书籍的位置,然而,对于书籍的追求和渴望让她的阅读范围不仅限于图书馆的纸本图书,电子阅读也是她愿意使用的方式。

关于阅读,刘秀之给大家的建议是,根据兴趣选择书籍,从快乐阅读开始进阶式阅读。

费尔南多·佩索阿(葡)《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列维·斯特劳斯(法)《犹豫的热带》

这个学校,就一个字,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招生简章发布

点开这条推送,看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高考成绩都get了吗?欢迎填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内附报考指南)

杨灿明校长在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与美为伴、携美同行

毕业典礼直击

余名毕业生齐唱校歌携“美”启程

来源

图书馆

排版

王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图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698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