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陈鼓应王博这本书每个读庄子的人都应
第一章狂人和狂言
第二章《人间世》
第三章《养生主》
第四章《德充符》
第五章《齐物论》
第六章《大宗师》
第七章《逍遥游》
第八章《应帝王》
第九章庄子和内七篇
附录一庄子重要概念简释
附录二隐士的哲学
附录三心之逍遥与形之委蛇
附录四庄子哲学中的心与形
后记
《庄子哲学》选段以《人间世》为枢机来运化周身的话,那么我们在《养生主》的游刃有余背后就会看到一个无奈和凶险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你小心地去躲避和应对——而不仅仅是厄丁解牛时踏着的轻松的舞步。我们在《齐物论》的蝶周物化后面就会看到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无奈——这种无奈要求着你无心于万物的分别——而不仅仅是栩栩然的自喻适志。我们在《逍遥游》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背后就会看到鸟高飞有时是为了避缯弋之患——为了避患你要不留情于世事——而不仅仅是俯视天下的感觉。我们在《德充符》中就会看到形体残缺背后的暴政和血泪——不能从外界获得安慰因此只能自我疗伤——而不仅仅是成和之德的内充。我们在《大宗师》中就会看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的哀号——无能为力于是只好一顺于天——而不仅仅是鱼相忘于江湖的自由自在和洒脱。我们在《应帝王》中就会看到混沌寓言暗示的人们的自掩耳目——深藏不露像鱼的沉于渊以免刑——而不仅仅是立乎不测游于无有的玄妙感觉。人间世总是滞重的,因为这个世界和地球一样有引力,让人无法真正的飞翔。这个引力来自于父子之亲,来自于君臣之义,更根本的说,来自于那无法逃避又无法抗拒的命运。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被动而无奈的,很多时候你都发现你早已经被安排好了,不是父母,不是君主,也不是任何什么人或东西的有意的设计,而是命运。你的生、你的死、你从生到死的历程,一切都不由你,虽然有时候你觉得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人怎么能如此的生活?像个奴隶,木偶甚至小丑,就不是主人。当然可以做梦,《列子》中不是讲述了一个奴隶每晚梦为国王的故事吗?可那又如何?梦醒时分呢,仍然是奴隶。如果是梦的话,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梦,不分白天和黑夜,也不分睡和醒,它一直延续着,以至于我们并不知道身处梦境。这只能是精神的梦,它引导着我们的精神离开和超越这平凡的世界。于是我们看到从人间世开始的上升,一步步的,自己培着风,积蓄着力量、智慧和德性,先是看到了云雾,然后是触摸到了,后来云雾不见了,到了一个叫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的地方。这里没有喧闹和争吵,没有困苦和伤害,你不必踌躇着绕行,小声的言语。这里只有你,因此你是这里的主人,如果你愿意的话,你也可以把自己称做帝王。可是你真的成为了帝王吗?或者你还是奴隶?也许两者都是,或者两者都不是。你的形体其实仍然在人间世中,仍然受着命运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仍然是个奴隶。虽然你的心可以像大鹏一样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体会自上视下的感觉。庄子的根始终是扎在人间世界的,以《人间世》为枢机的话,我们就始终看到生命在世界中的挣扎。藏云山房主人说的“游心于虚”,仍然是太轻灵了,像他的名字。这当然是庄于的一面,极其重要的一面。可是还有另外的一面,这就是现实世界中“尽其天年”的愿望。几乎在每一篇中,我们都能听到庄子发自生命最深层的呐喊。太强调逍遥、齐物,读者往往会把庄子看得太洒脱。但更重要的是洒脱背后的东西,那些沉重而又无奈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些沉重和无奈,才有对洒脱的追求,好像追求“解”是因为一直有“结”一样。这正是我们从《人间世》开始理解庄子思想的主要理由。
——《庄子哲学》第七章结尾三段
Q:陈先生,请您谈一下对王博先生的新作《庄子哲学》的整体印象。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认为,整本书写得最好的地方,就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像一般介绍《庄子》的书总是用一种概念化的、具有理论架构的写作方式。而庄子是一个诗人、文学家,他的哲学带着诗和文学的色彩,王博也是用一种流动性的语言来进入庄子的内心世界,在表达上行云流水,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学哲学的人总是把一个东西过于理论化、概念化,就庄子的思想而言,就好比把它放到冰箱里,冰冻了以后再来切割,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就这样被冰冻和肢解了,其他人写庄子都是用这种方式,而王博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很贴切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掌握住了庄子思想的生命的主轴,以往所有的介绍庄子的书大概都没有掌握住这个主轴。我个人也曾经写过关于内七篇的文章,在《老庄新论》里面,两相比较,我认为他掌握庄子的生命主轴的特点非常突出,比我要写得好。庄子写得最好的是《齐物论》,是一座好比珠穆朗玛峰那样的最高峰,是庄子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讲了如何由物的世界进入道的世界的问题,《大宗师》讲“物有结之”,物总是有对立冲突的,总有太多的纷争,而道的世界是虚空的,通过掌握虚空可以进入道境,因为在庄子的哲学里边,道和物的关系是一个主线,王博在谈《齐物论》的时候掌握了这一条主线,分析、论述物的世界由成心所带来的种种对立和矛盾,然后再展现一种道的境界,用虚空的概念来打通这两者。以《齐物论》来说,对于道和物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东西,先分析物的层次的种种问题,然后呈现一个更高的道的世界,所以我认为在对《齐物论》的论述中,以前还没有人能够如此明晰地把握道和物的层次的不同,而他则牢牢地掌握住了道物关系这条主线。就内七篇来说,每一篇都是按照它们自身内部的思想结构层层分析,成功地把读者带入到庄子的内心世界。与一般用概念化、理论化的方式去切割庄子的著作相比,这本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Q:这本书对庄子的讨论严格地限制在《庄子》的内七篇,您对此有何评价呢?一般来说,要了解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都是以内七篇为中心的,从内七篇来进入庄子的思想世界。因为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章节,分别进行论述,更容易把读者带入庄子的天地中来。先秦诸子大部分都是政论之作,关怀现实,和现实比较接近,只有庄子所触及到的问题,是一些哲学的议题,可以说,只有庄子不仅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