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学员感言庄周梦蝶读后

发布时间:2018/6/13 17:05:53   点击数:

这是太平书院文言班学员潘炳轩的学习感言,他妈妈将其输入电脑变成电子稿。古有三太(太姜、太妊、太姒)四母(孟母、陶母、欧母、岳母),都是贤母教子成才的典范,潘氏母子也是如此。家庭教育重德育和身教,学校教育重智育和言传,两者各有偏重,相辅相成。

批语

古代的文化是我们不能舍却的,它如同一颗璀璨的北极星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我最敬佩的便是他。

千年前,一位老者枕在石上睡觉。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蝴蝶,十分自由。渐渐的梦醒了,他再一看,变成了拘束的人——庄周!常人做了梦便罢了,可他却苦苦思索,我到底是庄周呢,还是蝴蝶呢?想来想去想通了,是「物化」。什么是「物化」呢?庄子认为梦与醒,生与死都是相对的,也是想通的,都是一个东西。既然本质没有差别,那么苦苦思考它们又干什末呢?所以庄周是蝴蝶,蝴蝶也是庄周。可为什么会被物化呢?因为庄子的心不是「一心」而是「多心」。哲学上一心对万物,被物化。即一心变成万心,便受环境影响,这基本就是「物化」。传说少林创始人达摩祖师曾面壁数年。事实上是将「壁」立在了一心与万物之间,将万心收回一心,真的面壁也是不太可能的。

庄子还有无为论,这似乎很消极。他曾经有一个故事:有一只蜗牛,它的触角上有两个国家,国家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但都想统治整个蜗牛。在我们看来这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一隅之地都不到,争它干吗呢?庄子还有一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鹏之大,人类是难以想象的,但对触角的人来说,人之大亦难料之,那么既然我们看来触角上的两国无需战争,那在鲲鹏看来,人类岂非是个笑话。在一隅之地上征战的笑话!那我们又何必征战呢?如此看来「无为」确实是有依据的,庄子也做到了这一点。当他钓于濮水的时候,楚王差两个大夫请庄子做他们的丞相,庄子不为所动。他说:我听说有一只三千岁神龟在楚国,死了以后国王用绸缎把它包好供在庙堂之上,这龟是想死后留下骨头放在寺庙中,高贵的供奉着,还是愿意在泥巴里爬呢?大夫说:当然是活着在泥巴里爬呀!庄子不屑的说:去吧!我将要在泥巴里爬喽!

曾有人评价庄子与屈原道,庄子在污浊的世界中竭力呐喊,可他先知先觉,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和别人一起同醉。而屈原却不肯在污浊的世界中生存投身汨罗江。

有些人因想得开而伟大,有些人因想不开而伟大。我喜欢庄子的人生观,更喜欢庄子的精神!

相关阅读

⊙#梵池叩庄#物化和化物

潘炳轩

赞赏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54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