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大型辩论。其中,最著名的辩论莫过于战国时期的濠梁之辩。
正方|庄子
反方|惠子
庄子:庄氏,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这二位都是有名文人、哲学家、学派代表,可以说是见面必掐的典型,二人的互相辩难已经成为历史常见典故。当年惠施听到传言庄子要来取代自己成为国相心中打鼓,于是庄子就写文说自己乃非梧桐不栖的凤凰,看不上在泥地里找老鼠的鸱枭。至于之后濠梁之辩、无用大树之辩就更是出名。不过掐归掐,两人之间若非感情深厚也不会如此,后人也有成语“庄惠之交”来形容。
地点:濠梁之上,即濠水(今安徽省凤阳)的桥上。
辩题:庄子知不知鱼乐?
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文言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就是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近日对中小学教材是否应该增加文言文比例争议四起,早期论战的各方各执一词,但对一些文言文不合逻辑则无一例外地达成共识。你认为这则辩论符合:“逻辑”吗?欢迎后台留言。
赞赏
长按李卓胥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