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原创读庄子心得作者陌上花开

发布时间:2017/9/21 16:37:09   点击数:

《庄子》《役使外物,调整自己》篇中写道:庄子行于山中,看见伐木者在一棵大树下乘凉,而不砍伐这棵树。庄周问原因,伐木者答:“别看这棵树长的挺大,可砍下来没什么用处。”于是庄子得出无用者生的结论;可回来的路上途径一朋友家,于是顺便拜访。朋友欣喜,要杀鹅款待,僮仆说:“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我们杀哪一只呢?”庄子的朋友说:“杀那只不会叫的。”于是庄子又得出了无用者死的结论。这确实让庄子矛盾起来。其实,我们从三国中即可看出以有用、无用如何调停自己的故事。我们知道《空城计》一节,大多看过的人都无不兴叹诸葛亮的智谋和胆略。可细想一下,却不由得要感觉出几分古怪来。司马的才智不亚于诸葛亮,为什么他居然会中了空城计?作为一位领兵多年的将军,他完全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入城试探,或者干脆用大军将城包围起来,耗上几天再看。可一贯能征善战的司马却选择了退兵。这里正隐含了有用或无用的调停技巧。司马因才华过人,时常受人嫉妒,政敌很多。且不说曹氏家族,恐司马用兵持重。就连朝中的大臣们各怀鬼胎,也时常落井下石。加上诸葛亮使人散布谣言,说司马要废君。致使司马不得不辞官回家。(有用到无用)待到诸葛亮六出祁山,曹魏溃不成军时,朝廷不得已又启用司马。经此大起大落,司马早已明白,他是因为有了诸葛亮这个对手才存在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劲敌,对于曹魏来说他也就变成了无用的了。到时候难免要像那只不会叫的鹅一样被宰杀,下场难料。其实空城计是诸葛亮虚张声势,司马不一定不知道,只是老于世故而已。这时,司马把有用和无用运用到了巧妙程度。以及后来司马与曹芳的矛盾,他又装病(无用)才赢得了后来的政变成功的绝好铺垫。所以做人,不能一竿子插到底。饶过别人,也是成就自己。切不可该无用时,却要硬有用。知进退者为俊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35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