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决赛当晚,12个演出让评委热泪盈眶

发布时间:2022/5/16 16:42:37   点击数:

携人间四月,与知海相约。4月2日18:30,第二届“知海珞珈”通识大赛决赛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拉开了序幕。

主持人:新传院李昊阳文学院李东擎

不同于第一届知识竞赛的形式,这一届决赛更像是一场演出,12位选手与合作社团携手,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将复赛作品进行了改编,幻化为12个各具特色、各种形态的舞台作品,让所有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图书馆之夜”,穿越了一场又一场的时空旅行。

开场致辞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副书记王园

举办第二届“知海珞珈”通识大赛的活动,希望能够更好地拓展同学们的学术见解,培养品味和人格,在校园里掀起一场头脑风暴,打造文化风尚和创新氛围。

我们在这里说生死、谈灵魂,在哲学、文学、历史以及各个学科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既是12个选手和14个社团的比赛,也充分体现了珞珈学子对于我们“何以成人”这个话题的深切思考。

希望每一位选手,每一个社团都能享受比赛,展现自我。无论胜负,你们已经足够精彩。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罗慧

弘扬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的核心理念,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思想,也有利于推进数字化教育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初赛以来,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过关斩将进入到今天的决赛,天马行空的创意,独出心裁的形式都让我们看到了后浪们扎实的通识功底、创新的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祝同学们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决赛作品回顾

1

《惠子不想辩论了》

洛昭怡通识教育协会

《惠子不想辩论了》以网络社会特有的幽默方式,见证了庄子和惠子穿越千年的交流。

这是一个让苏德超老师流泪的演出。最后,庄子和惠子在武大看樱花时,情况发生了反转,惠子最后变成了庄子。因为武汉大学的美景打动了他,他感受到了身边的快乐,就像庄子当时在桥上、在岸上,感受到鱼的快乐一样。

2

《对话》

彭靖舒音乐剧社

刚拿到作品的时候,音乐剧社的同学很是头痛,毕竟想体现社团特色,就必须在短短两周内编排成一个音乐剧节目,选曲、填词、舞台编排、演唱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考验。不过在社团和参赛选手的合作下,还是成功地将一个较为完整的节目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以新形式演绎的司马迁和苏格拉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3

《抉择》

王超踪点戏剧社

3号作品带来的震撼,观众和苏德超老师有着相同的感受。相隔两地的舞台对话,让人联想到华夏大地和遥远希腊的对话。

而通过舞剧的形式,在短短的两分钟内讲述苏格拉底的一生,是一次艰难的尝试,更是一次突破自己的成长。

无论是有张力的表演,还是有功力的台词,都将观众带入了情境,在那十分钟里,他们不再是学生,也不再是演员,他们就是演着的那个人。

4

《槛阱》

周瑾莎剧社

在短短的十天里,周瑾和莎剧社共同完成了以司马迁和苏格拉底对话为主题的朗诵剧。虽然表演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但是整场演出依旧触动人心。

“我是死去的苏格拉底,我也是活着的司马迁。”苏格拉底为了真理而死;司马迁为了完成使命,选择了屈辱地活着。无论生,还是死,都有同样的价值。

5

《庄子与惠子在珞珈山打辩论》

禹子睿基础医学院学生会

虽然身处遥远的医村,但禹子睿和基础医学院学生会奉献了上场演员人数最多的表演。

无论是手持电筒“追光灯”的创意,正儿八经的拐杖和病号服,专业细致的病例分析,还是一幕幕行云流水、诙谐幽默的演出,他们再一次证明,医学生从未让我们失望过。

6

《囚》

李晨曦天文爱好者协会

因为中途意外的“小坎坷”,晨曦更有和天协小伙伴们“并肩”的感受。

他们一起尽心尽力地反复排练,字斟句酌地完善剧本,不厌其烦地挑选音乐修改PPT……最终走上了舞台,让作品从平面走向立体,完美呈现了心中的那个故事。

这也许是天协的第一次演出,恭喜他们又一次突破了自己。

7

《庄周梦惠》

李骏阳珞珈技术俱乐部

骏阳在复赛中使用了基于层次法分析的数学模型,珞技为这个节目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投票平台,让现场的观众能参与到节目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辩论王。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最后正式演出的时候系统还是出现了一点bug。

但瑕不掩瑜,陈词的准确,灯光的使用,演出的节奏,都让这个以数模为基础的节目被大家接受,并耳目一新。

8

《异世通梦其心无二》

刘一零真趣书社

这是选手刘一零第二次闯入通识大赛决赛,而这一次,她与真趣书社的同学们碰撞出新的火花,共同完成了配乐朗诵节目。

如同一零身着的西式礼服和真趣书社同学们的汉服,竖琴与长笛的音色在骈文中环绕往返,在冲突中,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融合,在东西方不同的时空里,共同追溯心志相同者“异世通梦”的历史。

9

《狱中与苏格拉底书》

方鹏春英诗社

方鹏在复赛作品套用了一个科幻的外壳,为了增强合理性,还安排了一个人工智能的角色,很适合改编成舞台剧。

合作社团是春英诗社,于是在吟诗环节加入了现场配乐。诗乐的主题也紧扣三封信的主题,形成了一部完整的诗乐舞台剧。

司马迁的扮演者来自春英诗社,小布的扮演者是方鹏的同学,选手和社团的合作,产生了1+1>2的效果。

10

《新时代庄惠之争》

沈铭外院研究生会

法学院的沈铭在决赛中担任了主席的角色,而两位辩手则是来自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辩论队的同学。面对“当今中国的政治治理,应当采用有为主义抑或无为主义”这一论题,他们展开了唇枪舌战。

无疑,这一场更像真正的辩论赛,也是一场更注重内容的作品展现。

11

《当圣贤降临末日,还会发生什么》

詹卓静科幻协会

詹卓静和科幻协会的改编,让苏格拉底和司马迁相逢在世界末日,这是一个够科幻的开始。

而对于一个比较“宅”的社团,出演舞台剧则是完全“未曾设想的道路”。但选手和社团的合作出乎意料的顺利和愉快,剧本和视频的制作都非常有效率。

这一场演出,我们看到了选手的实力,也看到了社团的潜力。我们期待,今后科协能将更多的原创作品在舞台呈现。

12

《解密信件——密室逃脱版》

高雅阅微书社

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作品,“密室逃脱”吸引了很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36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