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赏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赏析
宝鸡高新第一中学智慧班赵子卓
该文节选自《秋水》。
《秋水》是《庄子》中的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个辩论很巧妙,它不是寓意的问题,是辩论的技巧问题,不过是两人游玩时的斗嘴而已。这也叫诡辩,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典故正是诡辩的例子。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如果说惠子是逻辑家,那么庄子则是艺术家。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一即一,二即二,缺乏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就是文学与科学的本质区别。
道家学派,是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形成于先秦时期。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所以庄子表达的是万物同一,鱼和人是一样的,万物平等,所以庄子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自己的快乐。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庄子有一颗乐观,欣赏的心,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美。而惠子因为学派的缘故抱着客观的眼光,故不能看到庄子看到的乐。
可见,只有把心融入到大自然中,才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
赵子卓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2018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5348.html